• 全国消防安全教育示范学校
  • 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
  • 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和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先进集体
  • 安徽省劳动竞赛先进集体
  • 安徽特色示范中等职业学校
  • 安徽省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

    教学科研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教学科研>教学研究

    浅议职业教育中应用文写作教学

    时间:2009-06-28 15:44:56 来源:教研室 作者:刘媛媛 点击:1426次

    浅议职业教育中应用文写作教学

     

    岳西县职教中心     刘媛媛

        

          要:应用文教学是职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应用文不及小说、散文等文体“有趣”,往往教师讲得很辛苦,而学生还是觉得没劲,教学效果不太理想。因此,该文就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教学措施。

        关键词:职业教育 应用文写作教学   改变  应用

     

        应用文是人们在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处理公私事务时使用的一种具有固定或惯用格式的文体。其使用非常广泛,实践性很强。因此,在现代生活中,应用文的写作,无论是对机关文秘人员,还是普通公民,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现代著名文学家、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在《作文要道》一书中指出:“大学毕业生不一定要能写小说、诗歌,但一定要能写工作和生活中实用的文章,而且非写得既通顺又扎实不可。”这里虽然是针对大学毕业生而言,但是对于职教学生来说,又何尝不是如此呢?然而,目前,作为一名职业中专毕业生,他们的写作能力却不容乐观。一般的毕业生在工作中甚至连一份像样的工作计划,工作总结都写不了。在校学习的时候,学生普遍反映应用文学习起来枯燥无味,厌恶应用文。而教师们也反映应用文写作不好教,对应用文写作教学不甚看重,这就使应用文写作教学处于可有可无,可教可不教的边缘化状态。为什么会造成这种情况呢?分析其中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教师的专业素养、兴趣及教学方法的缺失导致学生学习应用文写作的兴趣不高。
       
    笔者所在学校使用的《语文》(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其中应用文写作的内容占了近110。但在实际的教学中,由于从事语文课程教学的教师往往都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的,自身也没有接受过专门的应用文写作教育,更缺乏应有的应用文写作的实际经验,所以应用文写作部分的教学乏味无力,在教学中这部分内容往往是一晃而过,犹如蜻蜓点水一般,应付了事。而大部分教师只是照本宣科,讲讲写作格式和注意事项,给学生归纳几个条条框框,然后提供几篇范文,让学生生搬硬套。而学生认为应用文的文学性不强、枯燥乏味,觉得有些内容与己无关,学无所用,因此学得没劲,练习写作时也就是强迫自己依照范文鹦鹉学舌、依葫芦画瓢,应付了事。总之,应用文写作教学在职业学校基本处于“教师不好教,学生不好学;教无效,学无用”的状态。
        
    二、现行的应用文教材、教学条件、手段不能满足教学要求。

        职业中专的应用文教学,首先应该考虑学生的基础条件,我们的学生大部分都是初中毕业生,他们对语言、事情的理解能力有限。但是我们现行的应用文教材,在讲述具体文种的时候,理论性过强。例如:在讲述公文中“通知”一则时,大量笔墨介绍的是通知的特点、种类,而对于学生急需的具体写作格式,却涉及的不多,寥寥几笔。特别是通知在具体写作中容易出错的知识点,是学生在学习中最欠缺的知识,却基本没有涉及。本来学生就觉得公文距离他们很遥远,看课本又看不懂,就更增加了他们的厌烦情绪。

        另外,应用文教学是一门写作教学,每一种应用文学生掌握起来,都需要进行实际的练习,而写作的前提是收集占有大量的可用材料。目前职业学校的应用文教学,大部分还停留在板书教学的阶段,即使少数学校可以做到到多媒体教学,但由于条件的限制,也都还停留在教师单纯讲授,学生听讲的局面,限制了写作练习。学生自己本身掌握的材料有限,造成学生进行写作练习的时候,没有材料可以引用。由于条件的限制,学生也无法去收集材料,教师把所有材料都抄在黑板上显然不现实。使学生空听了一脑子的理论知识,却无法实践,影响了教学效果。

        正是上述原因,致使应用文写作教学在职业教学中处于十分尴尬和无奈的境地,如何改变这种现状?笔者认为应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着手:

    (一)教师方面:

    1、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教师的专业素养决定着教师授课的质量和学生学习的质量。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言的“要想学生好学,必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因此,要改变现状,就需要每一位从事应用文写作教学的教师从自身做起,不断提高个人的专业素养。笔者认为主要应从3个方面做起:一是教师要潜心学习应用文写作的相关知识,并加强自身的写作实践。只有教师自身真正掌握了应用文写作的技能,才能将本领教给学生。二是教师要积极参加各种与应用文教学有关的师资培训,加强交流和学习,拓宽自己的视野。三是任课教师要在具体的写作训练中,与学生同步练习、同甘共苦,增加实践的机会。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言的“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

    2、应用文写作教师必须抓好备课。这是一项常规性工作,似乎无须在此重弹老调,然而实际工作中,还是有很多教师对此有诸多曲解,他们将备课仅仅理解为熟悉教材内容。我以为这种备课是不完全的,我提倡的“完全备课”包括三个方面即“备自我,备学生,备内容”。所谓“备自我”,就是要求教师在上课之前务必排除生活中各种得意的或失意的情绪干扰,以稳定从容、精神饱满的形象步入课堂投入教学。教师的形象应该是自信的、昂扬的,能够以他的精神气质感染学生。“备自我”,还要求教师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特长,将自己的教学能力发挥到极致,让自己的才情覆盖整个课堂,形成一种强大的吸引力,将学生的注意力吸附在自己的教学活动之中。所谓“备学生”,就是要求教师能够充分地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诸如知识基础、思想状况、能力水平,专业特点,因班施教,因人施教。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自我,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尽可能地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整体教学中兼顾个别。诚然,在课堂教学中要完全做到这一点是有困难的,但是教师应该有这个意识,并尽可能地做得最好。教师在教学中充分考虑班级差异却是必须做到的。有经验的老师都知道,且不说不同的专业,即便是同一专业的不同班级,其班级性格也是迥然不同的。然而不少教师以一本教案出入各个教室,应付各班学生,甚至以陈年的教案对付一批批一茬茬不同的学生。这种“一本万利”、“一劳永逸”的做法实在是一种极端不负责任的懒汉思想,是一种应该坚决批判与杜绝的现象。所谓“备内容”,我个人也不敢苟同那种手拿教材拼命记忆,以致于对教材内容了然于胸,在课堂上滔滔不绝口若悬河的做法。我所理解的“备内容”首先应该对教材内容进行选择,适度进行增删详略。教师应该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本着对学生高度负责的精神,慎重而大胆地选择最恰切的内容,在课程设置的有限时间内,真正获得将来能派上用场的应用写作知识。需要提醒同事们的是,备课还应该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补充。据我了解,现行的应用文写作教材的编排体例大同小异:文体介绍,适用范围,写作格式,注意事项,有一些较好的教材附有范文,很少有教材编排足够的适合学生的练习题。应用文写作教学自始至终应该贯彻以“练”为本,以“用”为旨。而职业学校学生缺乏丰富的社会阅历和生活实践,这就要求教师开动脑筋下足功夫,从实际应用领域中找到更多更好的具有典型性的正反例子,供学生模仿或者批评,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将理论学习贯彻到实践之中。
      (二)在学生方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英国哲学家、教育家斯宾塞说过:“硬塞知识的办法经常引起人对书籍的厌恶; 这样就无法使人得到合理的教育所培养的那种自学能力,反而会使这种能力不断地退步”。孔子也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笔者总结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要让学生认识到其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是“很有用”的。正如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结构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布鲁纳指出的“使学生对一门学科有兴趣的最好办法势必使之知道这门学科是值得学习的”。

    1、多做现场模拟,让学生广泛参与。
      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及人们思想、生活观念的转变,应用文教学也必须遵循与时俱进的原则,转变教学思路,改进教学方式,即在众多的应用文体中,选择当今社会比较常用、且使用频率和使用价值较高的文种重点学习。比如,随着社会的发展及各类矛盾的出现,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日渐增强,在各种纠纷频繁出现的情况下,人们逐渐学会了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利益不受损害。因而,诉讼类应用文体便逐渐显示了它的重要性,在解决各类矛盾纠纷中排上了用场。为使学生熟练掌握法律文书的写作,学校或教师应该与当地司法部门联系协调,安排学生到当地法院详细了解诉讼程序的各个环节,或借阅观看有关的立案、庭审录像材料。期间要特别注意原告和被告的申诉及答辩,把握其中的要点,让学生对整个诉讼过程有一个比较详尽的了解,尤其对原告方起诉状和被告方答辩状的语言表述和词语使用加以分析比较。在此基础上,发动学生根据自己或者家庭以及周围听到的某些事件、纠纷进行分析讨论,再以组为单位分别充当原告和被告的角色拟写起诉状、答辩状,并从法律文书的格式要求和语言的缜密性方面进行修改补充,挑选出最佳起诉状和最佳答辩状。然后,现场依次模拟从“立案”到“开庭审理”等诉讼环节,让学生在“法庭”上“舞文弄墨”、尽显才智。这样的教学方式直观性强,具有很强的临场感觉,学生能在模拟实践中掌握所学知识,也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避免应用文教学枯燥无味,教师就必须多想点子让课堂活跃起来,把学生调动起来,让他们在活动中学,在活动中掌握。我们学校是一所寄宿职业学校,学生大多为异地求学。在讲授“书信”一章时,教师特意组织了“写家书”比赛活动。活动之前,教师要精心设计好开场白,用极富情感的言语进行“煽情”,让学生在一种特殊的情感氛围中回忆过去的岁月里发生的印象最深的生活片断,激发调动他们的情感因素和写作欲望。从而将这种情感倾注于笔端,渗透到家书中去,使之写出充满着浓浓的“情味”的书信。这样的活动,学生积极性比较高,教学效果也比较理想。
    正如郭沫若所说:“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

    2、联系实际,多写多练,提高能力
      “熟能生巧”,应用文写作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多写多练,而联系实际的实操训练更是促进学生提高应用文写作能力的有效手段。这种手段灵活,要求教师做到随机应变、有的放矢。例如,在学期之初指导学生订立学习计划,学期末指导学生写好总结;在“五四”青年节之前指导学生写入团申请书,“教师节”来临之际指导学生给教师写慰问信;对临近毕业的学生指导其写自我推荐书、求职信;针对学生关注的学校环境、饮食、安全、教学等诸方面的看法和建议,指导他们写调查报告;此外,还可以结合授课内容从报刊、杂志上收集材料指导学生写作合同、司法文书等等。事实上,联系实际,多写多练,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而且能将课堂知识学以致用,在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得以提升的同时,综合素质也随之得到了提高。这不仅达到了开设这门课程的目的,真正体现应用文教学的实用价值,也达到了培养人才的目的。

       3、对作品进行总结与讲解,让学生认识到“怎样才能做得更好”。 

      “只有不断地总结才能不断进步”,所以老师还要作好总结与讲评工作。我的应用文讲评课,实际主要是展示优秀作品,然后由学生进行比较,评价,需要的话老师再做简单点评。

        这种展示我分为两种:一种是宣读讲评,一种是张贴展示。

     “宣读讲评”:主要是针对以“消息”这一比较简短的文体。同学边听边思考,听完再讨论,作者讲解创作过程和思路。既使学生听到了客观的作品本身,又了解了主观的作者想法。

     “张贴展示”:这一活动在课前进行。主要针对“计划”“总结”“人物采访”等长篇幅的文章,张贴的作品是所有作品中写得比较好的。课堂上读者、老师、作者轮流发言,共同评价,取长补短,学习提高。

    同时,我还把应用文写作与平时成绩及单元测试成绩相挂钩,既激发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又能鼓励先进,激励后进。 

    总之,应用文写作教学必须切合学生的实际,着眼于学生的未来,不断的转变观念、研究教法,才能常教常新,使学生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才能为提高现代职业人的综合素质打下基础,才能真正发挥应用教学所应有的功效。

     

     


    参考文献:

    1、斯宾塞的《教育在我家》 (中国档案出版社)
    2
    、布鲁纳的《教育过程》(文化教育出版社)

    3、郭沫若的《郭沫若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