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消防安全教育示范学校
  • 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
  • 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和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先进集体
  • 安徽省劳动竞赛先进集体
  • 安徽特色示范中等职业学校
  • 安徽省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

    教学科研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教学科研>教学研究

    注重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艺术

    时间:2009-07-22 15:40:04 来源:教研室 作者:刘雪雁 点击:1435次

    注重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艺术

    刘雪雁

    岳西县职业教育中心

    人们常说: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我认为语文教学突出的特点是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不论是何种文体,不论是何种课型,不论是何种方式,枯燥、呆板、干涩的教学语言,不但不能准确传授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活跃课堂气氛和学生的思维,反而会破坏文章的内容和形式的美,让学生失去学语文的兴趣,熄灭他们求知的火花。而生动、形象、活泼的语言,或描述,或抒情,或议论;有的如诗如画,有的激情喷洒,有的睿智哲思;给人以憧憬,以激动,以震撼,以启迪;既可泼墨如洒也可画龙点睛,既可大笔如椽,也可精雕细刻,既可铁划银钩,也可涓流细润。不论何种形式,只要求真求美,恰当好处,都会得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一、激情描述,如诗如画, 情景并生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人们只是把它当作一首豪放词,让学生去理解诗人怎样的去怀古,去抒情,或想借助背景材料去理解诗人为什么会怀古,为什么抒情。学生总有一层隔膜,实在无法真正领会其中三味,因此,在讲授这首词之前,我用了这样一段描述: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一位峨冠博带的诗人,来到三国古战场赤壁,站在长江之边,引颈遥望。江风猎猎,衣袂飘飘。诗人神情凝重而沉思,眼神充满睿智和迷惘。面对滚滚而逝的长江之水,诗人遥想古今,感慨万千。千余年前,一位哲人曾面对江水发出“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浩叹;千余年来,奔腾不息的长江,又观证了多少历史兴衰、人物沉浮,浪花淘尽英雄。八百年前,就是在长江之边,三国争雄,一场历史性的战争,让多少英雄建功立业,名垂青史。特别是那位年少周郎,面对百万曹军,指挥若定,谈笑却敌,建立了千秋伟业。诗人将视线定格于眼前,听着惊涛巨浪击岸拍崖的震天声响,看着乱石林立,似乎营垒依旧。仿佛看见硝烟弥漫,金戈并举,听得见战鼓雷鸣。呐喊声喧 。而今自己空有“补天裂”的才能,“西北望,射天狼”的壮志,却报国无门,谪贬黄州,年近半百,白发萧疏,壮志未成,怎能不让人顿生千古之悲叹”。

    学生听着这一段激情性描述,似乎在眼前展现出一幅图画,进入了一种诗画境界,神游于诗人怀古的情境之中。教师也借助这一段描述营造了气氛,塑造了诗人“赤壁怀古”形象,情景交融,自然心领神会。学生曾这样评说:这不是一般解说,而是诗、是画,是激情喷涌,是一幅立体的“赤壁怀古图”;有了这一段描述我们似乎看到了诗人的眼神、表情、站姿,原来诗词有如此魅力。

    恰当性的描述语言给学生的美感教育是一种综合体验,文、景、情融为一体,学到知识,懂得欣赏,熏陶浸染,语文课就不是单纯的语文课了。

    二、寓情于言,激发情感,升华主题。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老师极为重视在教学中的情感渗透,认为教师的富有感情的语言不仅能很好地表达出所要内容,凝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内心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趣和情操,更能发掘出学生内心的潜在精神内质,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深刻内涵,升华文章主题,达到美学和精神的领悟。

    从这一点来说,教师根据课文内容,精心设计一段开头语,巧妙构思讲解文章的精妙语言,别具匠心的高屋建瓴、具有总结概括启发作用的结束语。寓情于语言之中,让学生感同身受,理解文章内容和情感,达到对文章的审美鉴赏。

    史铁生的《我与地坛》,由于写作背景与今天的时代相隔甚远,史铁生的遭遇也很难让学生理解。所以要学生理解这篇课文的内容,特别是情感有着很大的难度。于是,我设计了这样一段导语:

    在世界文学史上,有一位身残志坚,用生命和精神写就人生著作《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因此影响了几代人,成为一种精神象征。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也有着一位以创作小说著名,但仅因一篇散文就享誉文坛的身残志坚的小说作家。可是当这位作家刚刚遭遇抱着一腔热血,响应号召奔赴农村,回城后却是不仅失业,而且下身瘫痪,生活惟艰,只能靠体弱多病的母亲维持生活。似乎生活抛弃了他,时代抛弃了他,历史也要抛弃他。这时他觉得自己是这个世界上最不幸的人,无助、绝望,怨怼生活,仇恨生活,甚至想到用自杀来结束自己的生命,因此经常发脾气,摔东西,把一切的愤怒和不满倾泄在自己的言行中。可是他无任如何没有想到,在他做着这一切的时候,他的母亲却默默承受这一切,只能流泪,用心去承受这种痛苦,又担心着儿子会自杀,直到临死时还在担心着“我有一个生活不能自立还未成年的女儿,一个残疾的儿子”,带着担心,带着忧虑,带着痛苦离开了人世。当作者终于明白这一切的时候,一切都无法挽回。

    一段叙述未完,自己沉浸在悲伤和痛苦之中,声调自然带上了悲伤的情感,学生也为之感染。再进于文章的学习,以情带文,学生不仅理解了内容,更深刻地理解文章的感情,把握文章主题。史铁生的遭遇、痛悟和悔恨,母亲的博大无私的爱,感染了学生,也启发了学生,甚至可能要影响学生的未来情感取向。

    三、哲理阐发,启迪智慧,规划人生。

    对于一首诗,一篇散文,往往不只是包含知识传授,而是寓教育于知识传授之中。而机械、呆板、说教式的教育则易流入空洞、空乏,不仅不能让学生接受,反而让学生反感。如果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进行哲理性的总结阐发,则会启迪学生的智慧和思维,规划人生的准则和追求。

    学完《阿房宫赋》,学生领略了文章的语言文词之美,节奏音韵之美,结构辞章之美,却因文淡情,忽略了文章深刻的内在底蕴,借古鉴今的历史作用。因此,我由文感发,设计了这样一段总结性的文字:

    历史往往总是重复悲剧。贾谊的《过秦论》虽然针砭时弊,入木三分,汉王朝最终也未能逃脱同样的悲剧复制。似乎每一朝统治者都是前仆后继,唐王朝何尝不是如此。历史延续,殷鉴不远。虽然杜樊川发语警醒,但唐王朝终究是扶不起的阿斗,“亦使后人复哀后人。”鉴古知今,做一下现实的思索,我们是否有着清醒的认识;检索一下人生的轨迹,我们是否有着类似的感悟,知而不鉴,迷而不醒,一切都永远是“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人生如此,社会如此,国家如此,“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学生听完这段阐发性语言,由轻松而沉重,由文学的理解转入对内涵的思索。从学生的凝重神情,专注眼神,我知道他们真正懂了。

    语文教学传授的主要方式是语言,什么样的语言决定于什么样的内容,什么样的语言决定了什么样的结果。让语言生动些、形象些、内涵丰富些,艺术感染力就要大得多,教学效果就要好得多。缘情选文,因文而异,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具有永久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