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届高三综合班历史复习计划
■岳西县职教中心政史地教研组
充满挑战与憧憬的2009年备考序幕已经拉开,而对2008年高考命题的研究则是冲向2009年历史高考的必然选择。
一、2008年高考特点
纵观2008年新课标5省区高考历史知识点涉及了新课标必修部分的所有专题,与2007年高考考察范围基本一致,这说明高考不回避往年已考知识点。同时非选择题注重创设材料,以学科内综合为主的命题思路没有变,答案具有一定开放性的试题增加;设置新情景新材料,避免直接提问式的材料分析型选择题依然很多。
二、2009年复习策略
1、以《课程标准》为“本”,以主干知识为纲。2009年高考仍然会严格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突破教材的限制,突出考察主干知识。在复习时,既要统观全模块,摸清《课程标准》对知识的编排意图,理清模块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又要注意将某一模块的知识和其他模块的知识建立相应的连接。
2、知识与能力兼顾,注重能力的培养,开阔答题思路。2009年的试题仍会在考察主干知识的同时注重对能力的考察,这里的能力既包括审题、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组织语言等能力。另外,一道题目不会单纯考察一种能力,而是同时考察多种能力,如广东单科第30题通过提供两则新材料考察二战后两种经济体制,要求考试对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提出合理化建议。这道题同时考察了解读材料、运用知识、阐述事物、探讨问题等多种能力。所以在复习时要注意能力的培养,而对基础知识的熟练掌握是能力提高的前提。如复习美国的1787年的宪法时,应该想到法国的1875年宪法、中国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等法律文件。这样复习时注意拓展思维,对知识进行比较归纳,长此以往,思维就不会僵化,审题、组织语言的能力就会提高。
3、明确命题导向。第一,基础性,重视对结构类知识的把握,要求掌握历史事件发展的基本脉络。第二,历史性,通过考点的选择体现当今社会的重大问题及整体走向,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第三,人文性,对历史问题的复习指向现实,指向学生的成长,在素质教育中起着人格培养和文化熏陶的基础性作用。第四,研究性,倡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知识,倡导研究性学习,强调“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原则。第五,地域性,各省(区)市单独命题注重以地方历史为背景创设情景,营造亲切的地域文化氛围。
三、复习进程——三轮要求
1、一轮复习夯实基础,理清知识线索,培养基本技能,建构知识体系,重在落实。
具体复习方法:(1)、运用文明史观,建构学科体系。文明史是近年来高考命题的新角度,从文明史角度思考,历史复习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以文明的纵向发展为主线:野蛮蒙昧时代→农业文明时代→工业文明时代;二是抓住两个重点:农业文明时代的中华文明(古代)、工业文明时代的西方文明(近现代);三是突破一个难点:政治文明史以政治制度为核心,注重各个时期重要的政治观念,比较不同的政治制度;四是处理好几个关系:不同类型的文明史之间的关系,如文明与野蛮的关系、文明范式与前提史学范式的关系。
(2)、理解历史概念,掌握基础知识。
一轮复习的侧重点在于理解历史概念,掌握基础知识。(1)、具体的史实是构成历史的基本材料,是由一定的人在特定的时间、空间进行的具体活动组成的。(2)、把握基本的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但要避免孤立的死记硬背,要善于通过相关的历史事件加强理解。(3)、通过归纳法和演绎法来掌握历史规律。总之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要贯彻“全、准、深、新、细”的原则,尤其是“新”,就是对历史知识要从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来认识。
2、二轮复习设计专题,整合模块,贯通古今,做到抓主题、圈要点、列提纲、善质疑、能解答、多反思。
专题的设计形式要灵活,可采取四种类型:纵向专题、时段专题(某一特定时期,如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问题专题(以某一问题为中心,包括热点专题)、地域专题(如环渤海地区)。
具体复习方法:
(1)、知识归类,把教材中的相关知识归类到专题中。这不是对所有相关知识的罗列,而是捕捉那些有先后相继关系的知识点,形成知识链,组成知识网,体现专题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内容。
(2)、分析比较,着力分析专题特点,选择与专题相关、相近的问题进行分析比较,以加深理论认识,从微观上升到宏观,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准确完整把握专题知识。
(3)、复习巩固,有计划复习专题内容,包括完成二轮复习资料,复习与专题相关的教材内容。
(4)、训练和总结,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测试训练,训练结束后对照参考答案进行总结和分析,找出错误的原因:知识欠缺、能力欠缺、审题失误、技术失误(如写错年代、错别字等)。因此对症下药,结合有代表性的典型错题深入分析,弄清失分原因,以免重犯是必要的。
3、三轮复习回归课本,梳理知识,实战训练,技巧反思,稳定心理。
三轮复习的关键是明确命题的规律,以命题规律为指导,以教材为根本,以高考考题为切入点,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
(1)、继续关注“双基”的落实。基础不牢是失分第一因素,思维不活跃、能力不强是得不到高分的原因。而对于我校的学生来说基础是重中之重。
(2)、解决好三个问题。一是找出历次考试中的共性问题,此时要有意识的纠正,如答题不规范,存在侥幸心理;审题不仔细,粗心;答题时马虎,沉不下心等等。二是找出复习中的知识缺陷,进行强化记忆。三是搜集高考信息,研究高考命题思路和参考答案,强化最后复习的针对性。
(3)、回归课本,注意三个问题。一是回归课本不能简单翻阅教材,要从教材的目录、章节的标题入手,这就是历史的阶段特征、基本线索。回归课本时对容易的、过难的知识不作特别要求,重点是主干知识中容易出错的部分。二是对教材中的结论性的句子要重视,不但要记牢,更要理解。三是对教材中的相关插图、材料,与材料正文相联系,注意其中包含的历史信息。
(4)、讲求强化训练的实效性,尽量营造高考实战氛围,方法点拨、解题指导贯穿始终。考后及时总结,查漏补缺。
(5)、规范答题。一方面要做到书写规范,使用学科术语;另一方面要落实规范性的答题要求,如段落化、序号化、要点化。
总之,责任与使命,理想与意志,都在诠释一句话:爱拼才会赢.
(执笔:王燕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