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也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岳西县高级职业中学
政治教师 王应朝
近几年,职业中学思想政治课围绕素质教育这一主题,联系学生思想实际和社会现实生活,在形式上有了一些突破,但收效却不是很大。究其原因,一个突出问题就是课堂教学中教师信心不足,忽略了学生潜能的开发。
职业中学思想政治课要按照新课程标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就要求政治课教师应该站在“三个面向”的高度,学习新课程教改的基本思路和基础理论知识,全面分析学生思想知识能力现状,把握其优点,发现和放大其优点,调整教学心态,坚定教学成功的信念。在课堂教学中,努力用科学的方法去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创造性思维能力,是人们运用已有的科学知识和实际经验,按照客观规律进行分析和解决新问题的思维能力。一切科学发明、艺术创作、领导者的正确决策、工人的技术革新,都是创造性思维的结果。可见创造性思维在人们的创造性活动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政治课教师也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这种思维能力。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激发创新意识,使学生处于积极思维的状态
创新意识是个人根据社会和个体生活发展的需要,表现出来的创造的意向、愿望和动机。创新意识是人们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在学习上,政治课教师也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为此必须做到:
(一) 激发创造动机
根据思维规律,大脑思维必须要有动机,没有动机的思考只能是本能的重复和涌现。正确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内在动力,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政治课教师就要想办法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最佳途径就是充分利用思想政治课学科的优势,对学生进行知识经济教育,让学生真正懂得:创新是时代的呼唤,创新是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现实需要,创新是个人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必备素质,也是个人在激烈竞争的未来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前提条件。
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例如导入新课时,教师设计的导言能否产生悬念,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打开思维的门扉,这是教学能否成功的关键。诱发动机要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即在每个教学环节,教师都要做到拨动学生心弦,针对学生实际和讲授内容,诱发思维动机。
(二) 培养认识兴趣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参与某种活动的积极倾向,有人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创造之母。
培养学生对思想政治课学习兴趣的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帮助学生充分认识这门课的目的和意义。在教学中,教师要理直气壮地向学生说明学习这门课程对学生成才的重要作用,用良好的方法展现学科知识的魅力。二是培养学生对学习过程本身和教学内容的兴趣。由于思想政治课具有较强的抽象性、理论性,必须变传统的“灌、注、听”的教学模式为“双主”和谐统一的教学模式,巧妙运用各种具体的激趣方法,诸如创设情景、巧妙设疑、漫画激发、喻事喻理、艺术语言、演讲辩论、联系热点等。抓好了以上两个方面,学生就会对思想政治课产生浓厚兴趣,从而为创造力培养打开大门。
(三)营造良好环境
按照心理学的研究,人的创造力只能培养不能传授,创造力的表现和发展,需要一个适宜其生长的宽松、民主、自由的环境。这就要求教师要形成现代学生观,师生之间营造一种互相尊重、平等、民主、合作的关系,并努力创造宽松的教学氛围。为此必须遵循以下原则:第一,信任学生。在承认学生具有创造潜力的基础上,给学生的“学”以更多的自由和主动权,让他们独立地研究学习内容,力争自己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第二,减少规定。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观点和提出的问题,允许他们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消除他们对质疑的恐惧。第三,延迟判断。当学生对教师和书本的观点有异议时,教师不要马上给予价值判断,而要与学生互相切磋、共同探讨,求得结论。同时鼓励学生那些“与众不同”、“标新立异”的新观点、新行为,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创新机遇和氛围。
二、设疑问难,使学生成为思维的主体
从高中学生的心理特征来说,他们求知欲较强,喜欢独立思考,勇于质疑。所以,政治课教师要巧妙地提出一些带启发性的问题,并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激发学生认识上的矛盾,使学生成为思维的主体。
(一)教师要善于提出问题,创设问题情境,造成悬念。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总是从问题开始的,教师要敢于对书本上的观点提出质疑和修正。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巧妙地设问。例如,在讲“物质决定意识”一课时,可提出,既然物质决定意识,那么鬼神观念从何而来?如果没有鬼神,为何会有鬼神之说呢?这样就能使学生积极开动脑筋,独立思考。为了保证学生的思维活动不断向纵深发展,提问要有一定的层次和系统,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由此及彼,一环扣一环。例如在讲政治常识中“政体”一课时,可设置以下不同难度的问题:什么是政体?政体由什么决定?国体与政体的关系怎样?为什么国体不同的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可以采用相同的民主共和制政体?而政体不同的民主共
教师要善于在一些学生看似无疑,实则有疑之处发难,挑起学生认知冲突,引发学生认识矛盾,为学生开辟新的思维观点。例如高三“政党制度的类型”,可提出以下疑问:在两党制条件下,会不会出现两党联合执政的情况?在多党制条件下,有无可能出现一党单独组阁的现象?通过质疑问难,不断深化对教材内容的认识。
(二)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调查表明,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大多数学生因为“怕问错”或教师不喜欢而不敢提问,更不敢对书本和教师的观点提出异议。要改变这种状况,关键在于教师要爱护、扶持学生的热情。教师应鼓励学生对教材的观点和教师的讲解提出不同意见,欢迎学生和自己争论。即使出现了不应疑而疑的情况,教师也不应该泼冷水,而应该首先肯定他的质疑精神,然后引导其正确思维。例如我在高一讲“商品及其两个基本属性”后,有学生提出,既然劳动形成价值,为什么不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没有价值?不叫商品呢?我未急于回答学生的提问,先让学生自己发表见解,带着问号去寻求科学的答案,心里就会燃起求知的火花。
此外,教师还要注意对学生质疑加以引导,教以提出问题的科学方法,不断提高质疑问难的质量,实现从“敢疑”到“善疑”的飞跃。
三、加强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并通过加强训练来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一)促进发散思维与集中思维的协调发展
发散思维就是根据同一来源的材料,沿着不同的方向去思考,探索不同答案的思维方式。教学中从多层次、多角度、多侧面的分析有关概念原理就是训练发散思维的有效方法。例如在讲高三《政治常识》内容时,设计一道题目:“请你根据《政治常识》有关原理,简要分析社会主义民主在我国是通过哪些政治制度体现出来的,并请从总体上谈谈你对建设社会主义民主的认识。”这道题目只有运用发散思维,从多方面、多角度去分析,才能得心应手,这道题综合了“国家”、“民主制度”、“政党制度”、“民族”等几课的内容,只有从这几课去思考,才能圆满地解答。
集中思维在创造性思维中也是不可缺少的。集中思维是从不同来源、不同材料,不同方向探求一个正确的答案的思维过程和方法,主要是培养学生抽象、概括、判断和推理的能力。教师应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对提供的典型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以形成科学的结论,并引导学生分析问题,使学生得到集中思维的锻炼。例如在讲高三“国家制度”一课时,可在分析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基础、统治阶级、国家政策以后,指导学生运用有关概念、原理进行推理得出资本主义国家是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的结论。
(二)连动思维,纵横递进
教学实践证明,在将学生思维不断引向深入的过程中,可采用纵向思维和横向思维两种方式。
纵向思维,就是顺着已知的问题,向纵深方向发展,连续思考,探求根源。在教学上,教师连续向学生提问,使前一个问题作为后一个问题的连续或结论,使许多问题形成一个问题链,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例如,高二讲授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时,可提出这样的问题:现阶段我们的根本任务是什么?制定的依据是什么?怎样实现这一根本任务?为什么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横向思维,就是启发学生从已有知识中去思考与之类似、相关的问题的一种方式。横向思维的连续进行,可帮助学生拓宽知识面,实行思维的“迁移”。所谓“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说法,正是这种“迁移”的体现在横向思维的过程中,可以从两方面入手:求同和求异。求同,即引导学生关注现象的共同点,从不同的现象中寻找所包含的共同本质的规律。求异,即引导学生关注现象之间的差异,分析已知与未知之间的矛盾,揭示现象本质之间的差别。例如在高一讲“市场经济”,既要让学生通过求同认识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又可让学生通过求异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这样就能拓宽学生思路,提高学生分析、鉴别能力。
加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训练,要着重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和类推能力。
比较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对相似、相近和相对的知识进行比较,这是克服混淆的最有效的方法,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求同、求异的思维品质。在教学中,教师应重在帮助学生掌握比较的一般方法,简单地告之答案,只会束缚学生的手脚,影响学生思维积极性的发挥与能力的培养。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比较方法的运用,主要有比概念、比特点、比内容、比地位、比作用、比属性等。例如比较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区别与联系,比较经济特区、民族自治区、特别行政区的异同,比较社会主义道德与社会主义法律的区别与联系等。
类推就是学生根据对某事物特征及属性的了解,将其部分或全部属性应用或迁移到与该事物同类的其他事物上,进而形成对同类其他事物的认识,从而达到知识的推广或深化。类推能力的提高是学生思维素质提高的重要表现,也是科学探索和研究中不可或缺的能力。学生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对更多知识的领会与把握,注重类推能力的培养,无疑是一条行之有效的捷径。培养类推能力,应立足于学生对已有知识的深刻领会与理解,在此基础上,通过合理的逻辑推理,将知识迁移到另一同类事物上,从而获得新知识。例如,通过“一国两制”方针成功解决香港澳门问题,实现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事实,就可以得出“这个方针是行得通的,是和平解决香港澳门问题的最好办法”的结论,由此也可以推出“这个方针也一定会在台湾得到成功实践,祖国的完全统一必定能早日实现”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