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消防安全教育示范学校
  • 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
  • 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和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先进集体
  • 安徽省劳动竞赛先进集体
  • 安徽特色示范中等职业学校
  • 安徽省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

    教学科研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教学科研>教学研究

    职业教育“岳西现象”初探

    时间:2007-02-19 10:28:51 来源:教研室 作者:教研室 点击:2065次

     

    职业教育岳西现象初探

    王和平

    近几年来,岳西县各职业中学高一招收新生年年火爆,职业中学(含劳动技术学校招收中、短期培训班 )与普通高中招生数基本达到一比一。种植、养殖、机电、财会、建筑、电子、旅游、烹饪和计算机等专业都能足额招生。在职教仍处于低谷,面临困境的今天,岳西居然出现“职教热”,这在市内乃至省内都是极为少见的现象。据预测,这种被称作“岳西现象”的“职教热”,正方兴未艾,还将持续相当长的时间。近期,笔者对“岳西现象”产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了一些调查研究,通过分析和探讨,初步弄清了“岳西现象”产生的背景、原因和条件。

    一、“岳西现象”产生的背景

    岳西是国家首批确立的重点贫困县,又是省最后一批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验收县,因此,经济和文化的落后,严重地制约了岳西的发展。岳西人均收入还在二千元以下,大学生所占人口比例不到百分之三。“穷则思变”,岳西作为一个革命老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它的最大优势就是自然资源丰富,有电力资源、生态资源和非金属矿产资源等。由于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变资源为财源,这离不开知识,也离不开技术,所以大办教育成了岳西人民的共识。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砸锅卖铁也要给孩子读书,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岳西现象”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既是岳西职业教育的创始期,又是兴盛期。当时岳西经过改制,先后办起了四所职业中学。职高和普高势均力敌,共同承担着高中阶段的教育任务。职业教育赢来的那段辉煌已载入史册。可是,第一个职教春天如昙花一现,到了九十年代初职教就开始滑坡,走进低谷,陷入困境。长时间的生源不足,阻碍了职业教育的发展,人力、物力、财力的大量投入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造成职教资源的极大浪费。职业教育承载着巨大的压力,经受着严峻的考验,职业教育的生存也面临着从末有过的挑战。当二十一世纪到来的时候,岳西人民基本解决了温饱,开始向小康迈进,更加认识到教育的重要,知道教育“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特别是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人们对职业教育更是关爱倍加。因此,被人们称作职业教育的第二个春天,在岳西是和新的世纪同步到来的,这应该就是“岳西现象”产生的第二重背景。

    二、“岳西现象”产生的原因

    ““岳西现象”的产生不是偶然的,而是必然的。

    首先,职业教育要生存,要发展,就必定要把职教这块“蛋糕”做大,因此必然在办学质量和招生宣传上做文章。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职教工作者在逆境中不沉沦,不气馁,一直都在内练功夫,外树形象,坚守职教阵地,坚信“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为了搞好招生宣传,他们打出“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用得上”的口号,掀起了与普通高中抢夺生源的大战。以上这些,是产生“岳西现象”的直接原因。

    其次,产生“岳西现象”的间接原因,主要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扶贫助学。九年制义务教育是免费教育,学生读小学、读初中,家长对教育的投入并不大。因此,农村许多家长有让子女读高中的意向,加之职业教育本身就必须向农村倾斜,所以农村初中毕业生可以免试进入职业高中读书,并且享有许多扶贫助学的优惠政策。1、学生家庭是贫困户,并且被乡镇定为重点扶贫对象,可以向县政府扶贫办公室申请,每生每年可以获得800元扶贫助学金。2、各职业学校都有自己的扶贫联系点,招收扶贫联系点的学生实行全免费政策。3、各职业学校还对农村贫困户家庭的学生,采取先读书,后缴费的方式,并且每年都依据县扶贫办公室提供的情况,结合乡镇、村、组提供的材料,对部分家庭确实困难且品学兼优的学生减免部分学费。4、学校还每学期对成绩优秀的学生发放奖学金,奖学金分为三个等级,奖励金额分别为200元、150元、100元。除此之外,还有社会团体和个人对农村贫困户家庭学生的赞助。据初步统计,每年在职业中学享受扶贫助学优惠政策的学生约占全体学生的百分之三十。读职业中学能够享受扶贫助学优惠政策,所以每年农村学生进职业中学读书的人数呈上升趋势。

    (二)外出务工。自改革开放以后,岳西外出务工人员逐年增多。近几年,岳西在外打工人数大概在四万左右。这些务工人员经过多年的摸索已积累了一套务工经验,他们中大多数已从盲目的个体打工变成了有组织,有保障的集体打工。特别在沿海发达地区打工,不仅赚了钱,还在打工的过程中转变了观念。他们在长期打工的艰难困苦中,深深地认识到知识和技术的重要。他们打工挣回来的钱除用在家庭建设、添置家用电器及操办红白喜事上外,主要的还是用在子女读书上。因为他们自己经受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的激烈竞争,对未来务工人才需求有了初步了解,所以,他们希望自己的子女有一技之长,更希望自己的子女接受职业技术教育。据统计,在职业中学读书的学生中百分之六十的学生家庭有外出务工人员。

    (三)普高扩招。近几年,岳西初中毕业生人数进入高峰期,而岳西高中价段的教育本身已形成“瓶颈式”。岳西每年初中毕业生进入高中(含普高和职高)读书不到百分之七十。特别是普通高中每年招收的统招生名额有限,平均每百个初中毕业生中只有五人能被普通中学统招正取,其余学生要读普通高中全部以扩招形式录取,每位扩招生要缴纳3000——5000元的扩招费。有的初中毕业生想读高中就连缴纳学杂费都困难,还要缴纳扩招费就更困难了。因此,不少家庭因无力支付太高的扩招费对普高望而却步,只得把子女送到职高就读。这样,职业高中办学规模与生源不足的矛盾就相应地得到了解决,同时不仅解决了生源数量不足的问题,而且解决了生源质量偏低的问题。虽然岳西高中阶段教育挖掘潜力招生,普高扩招计划每年都超额完成,职高招生也校校爆满,但毕竟容纳生源的能力有限,每年还有近百分之三十的初中毕业生不能进入高中读书。

    (四)对口高考。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可以对口直升高校,并且对口高考录取人数逐年增多,参考学生几乎百分之八十以上都能考取高等院校,这对家长或学生在选择职业高中就读时具有极大的吸引力。特别是对口高考虽考语文、数学和英语三门文化课,加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两门专业课,但试题难度与普高相比确实要小得多。因此,许多在初中阶段属于中、下等成绩的学生首选的学校大都是职业中学。对于一些想圆大学梦的学生来说,这未尝不是一项正确的选择。所以说对口高考给职业高中带来了生源,同时也给职业教育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当然,通过对口高考选拔一批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进入高等院校深造,这本身就是多快好省地培养高层次实用人才的一条重要途径。

    总之,“岳西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自身优势,有外部环境,有政策扶持,有机遇相伴。毫无置疑“岳西现象”的产生,对于岳西职业教育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都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岳西现象”产生的条件

    任何新生事物的产生都会有一定的条件,“岳西现象”的产生也不例外。

    (一)当岳西职业教育处于低谷、面临困境不景气的时候,职教工作者不是坐以待毙,而是找米下锅,在几乎没有生源的情况下,他们卧薪尝胆,励精图治,始终坚守职教阵地不动摇。作为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也没有因为职教的暂时困难,就盲目地规定职业学校关停并改,而是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予以大力支持,让职业教育度过难关。试想:如果当职教面临困难时,就缩小规模,减少班级,调离教师,等到职教发展的机遇到来时,再重起炉灶重开张,那么“岳西现象”的产生不会这样的顺利,岳西第二个职教春天的到来也不会这样的早。

    (二)职教的发展离不开当地经济的发展。细心的人都观察到职业教育困难时期,其实就是岳西经济处于停滞不前的时期,当时就连教师的工资都无法按月发放,许多农户本已“脱贫”却又“返贫”。就在这个时候岳西打响了一场扶贫攻坚战役,岳西四十万人民从此一步步的解决温饱问题,向着小康的目标迈进。岳西农村村村通公路,许多农户都安装了有线电视和程控电话,大多数家庭都有了余粮和存款。经济的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试想:如果岳西人民还没有解决温饱问题,经济仍停滞不前,那么会产生“岳西现象”吗?会出现不断升温的“职教热”吗?不会的。

    综上所述,职业教育本身所具备的能力和岳西经济发展所具备的实力是“岳西现象”产生的两个不可缺少的条件。

    在革命老区岳西这片红色土地上,盛开着职业教育这朵奇葩,真可谓“一枝红杏出墙来”。“岳西现象 ”的产生为岳西增添了光彩,预示着岳西职业教育将会与时俱进,岳西第二个职教春天一定会更加绚丽,长驻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