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以和谐教学优化《机械基础》课堂教学
岳西县高级职业中学 张厚继
摘 要 和谐教学顺应了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潮流,旨在探索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使全体学生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让全体学生生动活泼的主动发展。本文结合《机械基础》学科教学,就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和谐教学的理论和实践作一浅略的论述。
关键词 和谐教学 机械基础 流量
和谐教学作为一种教学策略体系,就是按照系统论的观点,在教学活动中,力求使教学过程的诸要素(教师、学生、教材、教法)之间以及教学过程与教学环境之间始终处于一种和谐、平衡的状态,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负担,使学生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和谐教学的核心是学生的全面和谐的发展。
课堂教学应当是以培养可持续性发展的人为中心任务,课堂教学的过程应当是一种师生共同的创造性活动。但是,由于我们现行的技校机械专业教材仍不够规范、概念普遍抽象枯燥、学生专业经验较为缺乏,以及因高等职业教育逐步扩张而随之产生的“应试教育”的种种弊端,为我们所倡导的素质教育画上了一些不和谐的音符,阻碍了为学生的发展所需的认知能力、创新思维等能力的培养,以及阻碍了良好学习情感、态度倾向的形成。
一、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和谐统一
现代教学讲求和谐发展,教师教学讲求和谐发展,教师和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两个最主要因素,更应做到教与学的积极配合、协调发展。而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和谐,体现在教师主导作用的根本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主体性上。学习的主人是学生,因此活跃在课堂上的生力军依然是作为主体的学生。学生自身的智力活动的深化,是任何其它因素都无法替代的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首先应该体现在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促使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均能获得正常的、健康的和谐发展。
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又如何体现这个“和谐”呢?我认为:首先应把握好导入新课和导学这两个主要环节,其次还应将“让学生充满兴趣地学习”作为工作的基点。
比如在学习液压系统(如图一)流量一节时,公式“V=Q/A”与油液连续性原理(Q1=Q2=Q3)是本节学习的重点。它看似简单,但教师要讲清楚,使学生真正理解也并非易事。这时候就看教师如何去“导”学生,使他们感兴趣。我在上课时就抓住这一点,引导学生进入角色:同学们都知道我们杭州有一条美丽的水上风景旅游线,“钱塘江?——富春江?——新安江?——千岛湖”。那清澈纯净的千岛湖水经过新安江水电站,流经美丽的三江,然后汇入浩翰的东海。此时在黑板上展示如图一、图二个简单画面,在我的情景渲染下,学生们个个神情专注。把握这一有利时机,我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千岛湖水通过这三条江,它的流动状态(V、Q)将会有哪些变化?”同时引导学生将水的流程与如图一中油液的流程联系起来。(水?——油液、千岛湖?——油箱、水电站?——油泵、三江?——油管、缸体)。
形象的比喻,新颖而有趣的透导,将专业知识的讲解转变成有关水流动状况的趣味性讨论,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这种良好态度定势的形成,为他们在学习中主体作用的发挥打下了一定的思想基础。再加上老师及时提问、启发,这两个问题还不迎刃而解?
除此之外,学生主体作用发挥得如何,更加取决于教师的“导学”技巧,即如何有效地组织学习活动、指导学习方法等。如在平常教学中,为求“导”与“学”两者的和谐统一,我设计如下三个主要环节来实施教学。
(1)出示目标:由于教学是师生间的双边活动,所以教学目标不但教师要做到心中有底,而且应及时向学生展示,以便转化为他们的学习目标。因而教师所出示的教学目标应具体、明确、通俗易学,便于学生理解。为此我将“平型带”的教学目标设计为“能准确无误地指出平型带传动与摩擦轮传动的相同与相似之处”,以取代传统的形式,如“掌握平型带传动的工作特点”。这样的目标不但学生容易理解,而且也明确地表明了学生学习行为结果的衡量条件与标准。
(2)自学讨论:由于平型带的教学内容不很复杂,学生通过自学或教师的启发自己能理解教材,所以可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学,同时围绕目标,设置如下对照表,要求学生在自学的同时完成(如表一所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为什么”的疑问,让学生开展讨论,相互启发,从而提高认识、捕捉疑点。此时我还做好巡回检查工作,以便了解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图三)
传动类型 比较因素 |
摩擦轮传动 |
平型带传动 |
|
传递动力方法 |
摩擦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