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消防安全教育示范学校
  • 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
  • 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和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先进集体
  • 安徽省劳动竞赛先进集体
  • 安徽特色示范中等职业学校
  • 安徽省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

    教学科研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教学科研>教学研究

    教育简报-第8期

    时间:2008-05-27 00:00:00 来源:教研室 作者:教研室 点击:2083次

    岳西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8

    主办:教研                  00八年五月二十七日

     

    解 读 高 考 “ 平 行 志 愿 ”

     

    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试院

     

    为更好地维护广大考生的利益,我省对2008年高考政策进行调整和完善,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改革就是在认真学习外省经验的基础上,积极响应教育部的部署,结合我省实际,在普通高校招生部分批次试行“平行志愿”。试行平行志愿是对传统志愿设置方式的重大改革,将会引起志愿填报方式和理念的转变。为使广大考生和家长加深对平行志愿的了解,提高志愿填报的针对性和成功率,现就平行志愿解读如下。

    1、何谓平行志愿?

    所谓“平行志愿”,指在某个录取批次设置的院校志愿均为并列的志愿。平行志愿与传统志愿的根本区别在于投档方式上的区别。平行志愿改变了传统的“志愿优先,按分排序”的投档原则,首先按照分数将考生排序,然后按照顺序依次检索考生所填报的志愿,一旦出现符合投档条件的学校,即向该校投档,体现了“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

    2、我省2008年高考平行志愿的具体设置方式是怎样的?

    我省2008年普通高校招生,除文理科提前批和艺术、体育类外,在普通文理科本科院校的一、二、三批次和高职(专科)院校的一、二批次试行平行志愿。具体如下:

    本科院校的一、二、三批次均设ABCD平行的4个院校志愿,高职(专科)院校一、二批次均设ABCDE平行的5个院校志愿。每个院校志愿均设6个专业志愿和1个专业服从志愿。

    平行志愿录取结束后,对未完成的招生计划和院校追加的计划面向批次线上未录取的考生“征集志愿”;同时,批次线下20分之内的考生也可以据此计划填报“降分征集志愿”,作为批次线上未完成招生计划院校降分投档的备档。“征集志愿”和“降分征集志愿”均设ABC平行的3个院校志愿和1个院校服从志愿,每个院校志愿均设3个专业志愿和1个专业服从志愿。

    征集志愿录取结束后,仍未完成招生计划的院校和专业按考生填报的“降分征集志愿”进行逐分降分投档。

    3、平行志愿如何投档?

    平行志愿的投档原则是“分数优先,遵循志愿”。在对某个批次投档时,计算机投档系统首先将考生按照分数高低排序。当考生总分(含政策加分)相同时,则按文化总分排序,文化总分仍相同时,则按单科顺序及分数高低排序。单科顺序排列:文科为文科综合、语文、数学、外语;理科为理科综合、数学、语文、外语。然后再依次检索考生所填报的院校志愿,只要考生填报的院校中,出现符合投档条件的院校,即向该院校投档,由高校决定该生录取与否及所录取的专业。填报相同院校最终排序并列的所有考生档案都投出。

      具体来说,“平行志愿”投档时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先对考生按总分从高到低排序,分数高的考生先检索投档。比如某文科考生成绩排在全省全体文科考生的第5000名,需要前面4999人检索处理完成后,才轮到这位考生。

      第二步,投档时按照排序逐个对考生的“平行志愿”从A院校到DE)院校的顺序进行检索,一旦出现符合投档条件的院校,即向该院校投档。比如,考生李某,考分580分。计算机检索到该生时,首先检索该生填报的A学校,假设A学校投档线为590分,该生不符合投档条件,无法投往该校;则继续检索B学校,假设B学校投档线为570分,则该生档案投往B校,依次类推。如果考该生填报4所院校的投档线均超过580分,则该生的4个平行志愿均无法投档,只能参加征集志愿。计算机完成对该考生的检索后,再处理下一位考生。

    与往年填报志愿的第一志愿、第二志愿¨¨¨相比,平行志愿所填报的各校只是检索顺序而非位次,考生投出档案的先后取决于高考成绩的高低。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平行志愿只实行一次投档,不再补充投档。如果考生所填报的几所院校中没有符合投档条件的院校,则只能参加征集志愿。

    4、设置平行志愿有何意义?

    一是大大降低了考生填报志愿时的心理压力。以前填报志愿,考生必须在几所院校中选择一所作为第一志愿,这种选择增加了考生的焦虑。而平行志愿填报,可以将与自己实力对应的相同层次高校放在一起,同时填报几所高校,志愿选择的空间增大,志愿填报的风险降低,这样能够大大减轻考生填报志愿时的紧张、焦虑情绪,并且能够减少志愿填报中的投机心理,有利于考生根据自己的分数、兴趣、爱好和特长理性填报志愿。

    二是减少了高分考生撞车现象,有效保护了高分考生的利益。传统的志愿填报方式,如果第一志愿填报不当,即使分数再高,也可能落空,并且如果一志愿落空,后面的志愿要么就是落空,要么就是高分低就。而实行平行志愿,首先根据分数对考生进行排序,分数高的考生排名靠前,每个批次都有多个志愿,选择余地增大,这样就有效避免了大规模撞车现象的发生,大大提高了高分考生被录取的可能性。

    三是提高了招生录取过程中的出档率,减少了高校断档现象。根据已经实行平行志愿的几个省的经验来看,实行平行志愿出档率均超过95%,比传统志愿要高出10个左右的百分点。而且绝大多数院校在第一次投档时,就能完成招生计划,院校脱档的现象大为减少。实行平行志愿,也有效避免了高校招生过程中的大小年现象,使得考生在填报志愿时的方向感更加明确。

    四是提高了考生志愿满意率,缓解了录非所愿现象。考生在选择院校时,并非某一所院校不去,他可以同时选择几所院校。实行平行志愿满足了考生这方面的需求,使考生可以同时填报几所心仪的院校,考生意愿的表达有了更多的空间,绝大多数考生都可以被录到填报志愿时选择的院校,从而有效缓解了录非所愿的现象。这样,也有效提高了高校的新生报到率,减少了被录取考生的复读现象。

    五是增强了招生录取过程中的透明度,有利于“阳光工程”深入实施。实行平行志愿必须有相应的配套措施,包括加大政策公开力度,使广大考生和家长理解平行志愿的投档方式、存在的风险;公开高校投档比例和实际投档分数线;公布未完成的招生计划和追加计划的使用等等,这都有助于规范高校招生录取行为,增强招生录取的透明度,维护广大考生和家长的知情权。

    5、实行平行志愿后,考生在填报志愿方面会面临哪些风险?

    实行平行志愿会大大降低考生填报志愿时面临的风险,但并不能完全消除风险。这些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投档而被退档的风险。现行录取体制规定,高校可以在120%之内自主确定投档比例,那么超出100%部分的考生面临被退档的危险。而且由于平行志愿实行一次投档,不补充投档,因此,这些考生一旦被退档,将直接进入征集志愿。

    二是志愿填报过高带来的风险。虽然平行志愿为考生选择同一层次学校提供了机会,但是,如果考生定位不准确,志愿填报过高,并且院校志愿之间没有拉开梯度,就可能导致所填报的几个院校志愿都落空,从而造成投档失败。

    三是不服从专业调剂带来的退档风险。我省今年试行平行志愿的各批次所有院校志愿中,均设置了6个专业志愿和1个专业服从志愿。考生档案被投到所填报的院校后,如果所填的专业志愿按学校录取规则都不能满足,而考生又没有填报专业服从,学校无法进行专业调剂,则该考生就可能被退档。

    6、实行平行志愿后,考生在填报志愿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一是准确定位、合理填报。与传统志愿填报方式一样,考生仍然要根据自己的分数、在全省的位次以及各校的招生计划、录取分数等情况准确定位。所填报的几个平行院校之间还是要适当拉开差距,保持一定的梯度,而且必须要有一所学校保底,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被录取的可能性。除特别高分考生外,对绝大多数考生来说,同一批次的几个平行院校不宜全部填报同一层次的学校,这样很容易一起落榜。一般来说,平行的各个院校志愿中,A志愿可以冲一冲,选择稍高于自己定位的院校或者自己最希望上的院校;BC志愿应该是自己定位的院校,要确保准确;D(E)志愿要保底,确保能够顺利投档。

        二是根据意愿,正确排序。平行志愿投档时,是按照考生所填报院校的先后顺序依次进行检索的,排在前面的院校首先被检索,一旦符合投档条件,即投到该校。只有排在前面的院校不符合投档条件时,才依次检索后面的院校。也就是说几个平行志愿之间也是有先后顺序的,因此,考生应将自己最希望就读的院校排在平行志愿的最前面。

    三是专业志愿,慎重填报。考生档案投到学校后,学校在录取时,要按照学校事先公布的录取规则进行录取。考生在填报专业志愿时,一定要仔细了解这些录取规则的具体规定,慎重选择专业。同时,对于专业服从,也不要轻易放弃,这样才有机会参加学校的专业调剂,增加被录取的机会。

    7、什么是征集志愿和降分投档?

    平行志愿录取结束后,会有一部分院校招生计划没有完成。同时,平行志愿投档后,经过争取,一些省外院校的机动计划也会投放到我省。对于这些计划,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将及时对社会公布,未被录取的批次线上的考生可以到所在市、县招办指定的地点上网填报征集志愿。

    为使征集志愿录取结束后仍未完成招生计划的院校尽可能完成招生计划,也为使安徽考生多走,对征集志愿录取结束后仍未完成招生计划的院校,根据院校申请,可以降分投档,最大降分幅度为20分。具体操作办法是,批次线下20分之内的考生根据征集志愿公布的计划,到市、县招办指定的地点网上填报“降分征集志愿”,作为批次线上未完成招生计划院校降分投档的备档。征集志愿录取结束后,仍未完成招生计划的院校按考生填报的“降分征集志愿”进行逐分降分投档。

    此外,少数民族预科班、民族班,征集志愿录取结束后,仍未完成计划的,在规定的降分范围内(其中少数民族预科班本科为80分,专科为60分,民族班为40分),对考生平行志愿逐校逐专业逐分检索投档;定向就业招生,在征集志愿结束后,仍不能完成招生计划的,可在同批次线下10分之内,对考生平行志愿逐校逐专业逐分检索投档。这两类降分投档的比例均为11

    征集志愿和降分征集志愿的投档办法与平行志愿相同。

    8、自主选拔录取、高水平运动员、艺术特长生等特殊类型考生如何投档?

    自主选拔录取、高水平运动员、艺术特长生等特殊类型招生,由招生院校提前报送拟录名单,于提前批录取的最后一天(高水平运动员二本院校在一本录取最后一天),单独提前投档,院校当天完成录取工作。

     

    如何搞好职业中学综合班的历史教学

    ——谈因材施教,把握“适当”的原则                                   

    岳西县职教中心  朱晓东

     

    当前综合班的开设是职业中学教育的一大亮点,在许多职业学校综合班的比例往往超过了职高班,成了这些职业中学的重中之重。职业中学综合班大多使用普通高中同样的教材,开课也基本参照普通高中,综合班的学生就读的目标也大都是为了能参加普通高考,圆家长和学生自己的大学梦。但是职业高中和普通高中学生相比较,普遍存在文化基础差和总体素质偏低的问题,加上相当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悲观厌学又造成了一部分学生思想不稳定,学习态度不端正,最终导致了教学工作难以达到良好的效果。我作为一名职业高中历史教师,从事高中历史教学近十年,我认为在综合班的历史教学中要想取得成功,最重要的秘诀是教师要“因材施教,把握‘适当’原则”。

    一、教学目标要“适当”

    我们职业中学历史教师往往在教学中使用的是和普通中学相同的教参书,在教学目标的制定时往往都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新思维,从而设置了一些高难的教学目标,比如目标中有很多运用能力培养、分析归纳材料的能力的培养等,结果造成了上课时老师和学生都感到吃力,教学目标难以实现,学生的自信心和兴趣也大大受挫。是什么原因呢?很简单,是我们的老师忽略了普高学生和职中学生确实存在着知识程度的优劣、表现能力的强弱和学习兴趣、态度的不同,没有针对性合理设计“适当”的教学目标。在职业中学,历史教学目标的设计应当根据职中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细分的层次目标,基础目标让每个同学都能达到,这是课堂教学目标的重点,再设计提高性和发展性目标,提供给学有余力的同学选择。教学目标应设计为由易到难、并要求分层讲解,把学生学习中的挫折降到最低程度,使学生有能力、有信心、有兴趣地参与教学活动过程,尤其在开始下一个目标之前,将前一个目标的结果快速反馈给学生,有效地积累学生成功的经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难易不同、分层设计的教学目标中各得其所、各尽所长。 

    二、教学内容难度要“适当”

    历史教科书的内容极其广泛,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大都将上述方面内容按时间先后顺序来编写。从历史学科的体系看,所讲的内容愈多,愈能反映历史的全貌。但从职业中学综合班的学生生理、心理及知识水平上看,并不是教给他们知识愈多愈好,而是要考虑他们的承受能力、理解水平及兴趣爱好等情况,再来安排教学内容。讲的内容过多过杂,学生承受不了,问题的分析过深过难,学生听不懂,材料的补充要慎重,文字也要选择,否则学生阅读有困难,体系讲得再完整,内容再详细,理论再深入,这堂课也注定要失败的。在内容的选择上,应以课本为主,处理好历史学科体系、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教师的教学需要三者之间关系,兼顾统一性和灵活性,兼顾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围绕教学重点和难点,加以发挥和分解难度,补充材料,巩固知识,尤其要注意以史为鉴,关注现实,从本学科的实际出发,增加对这些问题进行有说服力的内容讲解,这样才会受到学生普遍欢迎,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方法要“适当”

    职业高中学生的特殊情况,使广大历史教师在教学方法的选取时更应当讲究“适当”的教法,只有根据职中生的特点,综合运用多种生动、活泼、有趣的教学方法,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寓教于乐。通过再现历史原貌,用生动材料来阐明相应的知识、观点和理论,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深刻的问题浅显化,这样的教学才会使综合班的学生历史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历史教学中首先要注意因材施教,要放弃那种传统的“应试型”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教学模式,不能只为了几棵树而丢掉了一片森林。职业高中综合班的学生相当一部分人文化课基础较差,离普通高考的拔高要求还有相当的一段距离,历史学科通常又是学生觉得遥远、枯燥乏味的课程,所以历史教师必须面对大多数,有针对性地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启发诱导个性化教学,争取使大部分学生都能听得懂、跟得上、有兴趣。其次在历史知识的讲解和安排时,要多一些感性的知识,少一些理性的理论。职中综合班学生基础差,思维和分析水平不高,多讲理性知识,会增加他们的学习困难,导致他们的厌学。所以在教法中应多采用感性的办法,吸引更多的学生,加深学生印象,提高理解能力,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再次,在教学中要注意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例如指导学生如何阅读材料,教给学生记忆方法,教会学生如何思考和答题等,减轻学生学习困难,帮助学生在历史学习中找到自己的方法,获得成功的捷径。

    四、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要“适当”

    历史知识本身具有过去性、具体性、多样性的特点,单纯依靠传统手段难以完成历史教学任务,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是完成历史教学任务必备的手段。当前职教大发展,职业教育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尤其随着远程教育及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职业中学能够充分运用这一新的手段来为教学活动服务。许多老师从此把历史课也搬到了多媒体教室,借助现代化教学辅助手段,通过声音、图像等把大量历史事实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身临其境”、“如闻其声”,从而帮助学生加深印象,掌握知识,同时也使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成了“有源之水”、“有本之木”。这种上课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师生都很轻松愉悦地完成了教、学的任务,效果往往也不错。但长期以来也存在着几个问题需要把握“适当”的分寸。一是教学手段要服务于教学目的,要根据教学目的来安排适当的音像资料和其他资源,要“有的放矢”,而不是单纯地“投学生所好”,为了学生的兴趣而放弃了教学任务。二是不能过份夸大多媒体等现代化手段的功效,它只是一种辅助手段,不能每节课都到多媒体教室去上,不能滥用这一资源。时间长了,学生也会厌倦。三是在应用现代化手段时必须贯彻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基本原则,不能使课堂混乱无序,不能让学生跑题太远,还要把握好课堂教学的时间和节奏,按时、按质、按量完成教学计划。四是应以课本为主,内容主要是对课本知识的概括、总结和升华,不应脱离书本。

    五、课堂教学对学生评价要“适当”

    职业中学学生在文化课学习上普遍存在自卑心理,尤其综合班的学生学习上存在和重点普通中学学生高考中竞争的压力,他们严重地缺乏自信心。这种非智力因素,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严重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因此在综合班的课堂教学中,历史教师应根据本学科联系多、知识面广,思维发散等特点在评价时投以赞许的眼光,给予亲切的微笑,哪怕是肯定其中的某一点或赞许他积极回答的态度,也是学生渴望得到的回报。这样的耐心、热情的鼓励,会激发学生的一定自豪感,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增强学生同老师沟通交流的勇气,并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学生的自卑心理,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更加健康地成长,这也是历史教育的最终的目的。

    六、课后作业要“适当”

    通用的历史教科书课后的练习并不是很多,大多偏重于提高学生的归纳、分析和思维能力,更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和创造性能力,这对于职业综合班学生却有一定难度,此类练习对职中学生来说,现在往往需要历史教师的指导,多安排在课堂中进行。那么课外作业该怎么布置呢?我认为应着重多一些基础知识方面练习补充为宜,如需要也可将一些思考性、理论性问题用分解的办法简单化处理后再布置给学生,另一方面在实践活中,职中学生则有明显的经验和特长,布置时可以增加一些难度。练习应当题型多样,检测应方法灵活,要让学生在愉快和收获中完成任务,作业不要成为学生的包袱和负担。

    总之,不论职业中学还是普通高中,历史教育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通过有目的“教”与“学”的活动,构建社会中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取得一般认识,以利于学生的社会性和人格的发展,并最终有助于民主的公民社会的成长。历史教师也只有唯一的教学法宝,那就是针对不同的学生,用“心”教书,用“脑”思考,用“人格”去影响。我相信最终所有学生都将在新课改的春风中,在历史自由的天空中健康、茁壮地成长,职业中学综合班的学生同样能在高考的激烈竞争中,取得良好成级,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新课程理念下的职高数学教育与素质教育

     

    岳西县职教中心  崔达昶

     

    “素质教育,就是培养新生的一代具有当代社会每个公民适应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