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消防安全教育示范学校
  • 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
  • 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和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先进集体
  • 安徽省劳动竞赛先进集体
  • 安徽特色示范中等职业学校
  • 安徽省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

    教学科研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教学科研>教学研究

    教育简报-第6期

    时间:2008-05-12 00:00:00 来源:教研室 作者:教研室 点击:1818次

    岳西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6

    主办:教研                  00八年五月十二日

    高 考 语 文 复 习“十 大 原 则”

                     岳西县职教中心  蒋翀凌

     

    要想让学生在高考中取得良好的语文成绩,平时的教学是关键,但考前复习也至关重要。高考语文复习如何快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成绩呢,我认为应遵循“十大原则”。

    一、紧扣考纲

    考纲,顾名思义就是高考的纲领,高考出题的依据,当然也是考生复习的依据。高考语文复习就应以《高考大纲(语文)》为依据,考纲上规定必考的内容,复习时都要涉及,考纲规定范围之外的内容则不必问津。高考复习不同于平时的语文学习。平时语文学习,高考必考的要学,高考不考的也要学。平时语文学习重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高考复习旨在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考纲不应该成为学生语文学习的指挥棒,但却应成为高考语文复习的指挥棒。遵循考纲的要求复习,就能少走弯路,少花时间,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像“文学常识”和“文言文特殊句式”05年以前不作为必考内容,考生则不必复习,现在则必须熟练掌握,准确记忆。高考语文复习只要紧扣考纲,就目标明确,内容清晰;高考语文复习只要紧扣考纲,且方法得当,措施得力,就一定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二、切合实际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一切从实际出发,高考语文复习也不例外。高考语文复习要切合学校的实际——比如学校的教学条件,切合教师的实际——比如教师的素质,更要切合学生的实际。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选择复习材料,挑选训练题目,确定复习策略。比如职业中学综高班,学生基础普遍很差为他们选择的复习资料和题目、段考和模拟测试卷难度就不能太大;复习过程中则应重视基础,补缺补差,注重复习方法的指导。我们说切合学生实际还应切合不同学生的实际,即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提出不同的复习要求,实施不同的复习方略。比如基础较好的学生可要求他们在基础知识比较巩固的同时,多做一些有一定难度的题,多在古诗鉴赏、现代文阅读、语言运用上下功夫,作文要求他们在“创新”等级上下功夫,力争得高分。

    三、循序渐进

    平时的语文学习要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由浅入深,高考语文复习也应如此。高考试题有不同的要求,有不同的能力层级。《考试大纲(语文)》把高考语文要求测试的能力分为五个能力层级,即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表达应用、鉴赏评价。这五个能力层级由低到高形成一级级台阶。高考语文复习时,针对各部分内容一般采取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办法。比如可以把一些识记的内容如字音、字形、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放在前面复习,把一些理解运用、鉴赏评价的内容,如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放在后面复习。在复习文言文阅读时,可先让学生结合课文掌握文言实词的意义、文言虚词的用法以及文言特殊句式的特点,再对文章的内容主旨、观点态度、文学形象、语言特色和表达技巧等进行分析综合和鉴赏评价。就是作文备考也要遵循序渐进的原则,先实用文体再文学体裁,先基础等级再发展等级。高考语文复习只有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学生由易到难,由浅入深,一步一个台阶,一步一个脚印,才能取得理想的复习效果。

    四、讲练结合

    高考语文复习离不开讲,讲大纲要求,讲命题形式,讲解题方法,讲做题技巧,讲试卷变化趋势。总之,学生没有掌握的,暂时没有弄清楚的教师一定要讲,要讲深讲透,要让学生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要讲得学生茅塞顿开、恍然大悟、豁然开朗。要讲得精,讲得当,学生已经懂的、看书能弄懂的一概不讲——那样会浪费大多数学生的宝贵时间。讲的同时还要练。只讲不练,就相当于黑板上开汽车,岸上学游泳,终究不能掌握方法,熟悉技巧,形成能力。讲练结合的方法很多:可以先讲后练,让学生明确方法,运用于实际;可以先练后讲,通过练发现问题,教师再分析原因,指示门径,排难解惑;可以边讲边练,讲后练,练后讲。要反复讲,反复练,讲和练是高考语文复习的主要形式,应贯彻在高考语文复习的整个过程之中。

    五、突出重点

    高考语文大纲规定的各项考试内容都重要,对这些内容掌握的好坏都会直接影响学生的高考成绩。但这各项必考内容中总有一些内容是最为重要的,是重点所在。那么语文高考大纲规定的各项内容哪些最重要呢?那就是试卷分值最高的那一部分。比如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作文,这部分内容分别占高考语文试卷的14%26.6%40%。高考语文总复习抓住了文言文、现代文阅读和作文就抓住了重点,突出了文言文、现代文阅读和作文就突出了重点。高考语文总复习要面面俱到,但不能平均用力,要在这些重点内容上多下功夫,多花时间。这些关系到高考成败的重要内容,教师要讲清知识,学生要勤加训练,形成能力。只有学生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解题能力强了,考场作文写作水平高了,语文高考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六、及时回顾

    高考语文复习一般分为三轮。第一轮将大纲规定的试卷可能涉及的各知识点系统地复习一遍;第二轮则针对第一轮复习后存在的问题进行再巩固,再加深,再强化,再提高;第三轮则是强化训练,以考代练。其实这第二轮就是“回顾”。因为高考语文复习的内容太多——涉及到语文知识和能力、阅读和写作的方方面面;所跨的时间太长——少则半年,多则一年。内容多,时间长,学生难免会顾此忘彼。为此,在第一轮复习时就应及时安排时间“回顾”,让学生记得牢固,掌握得扎实。在第二轮复习时,对前面虽然复习过但已部分遗忘的字音、字形、词语的意义、文学常识、名句名篇以及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重在积累和识记的内容要及时的“回顾”,让学生反复记忆。只有这些相关的语言知识、文学知识记得牢,高考遇到相关试题时分数才能拿得准、拿得稳。

    七、手脑并用

    高考语文复习要强调学生勤动手。识记的内容要动手抄,以加强记忆;有关材料要动手记,以积累写作素材;同时还要动手做大量的题目,写大量的作文,以提高解题能力。有的学生以为高考复习时间紧,只动脑不动手,阅读试题只看一看,想一想,不动笔写出答案,作文只审一审题,立一立意,至多思考一下结构,搜罗几则材料,却不动手写成作文,结果高考时吃亏不小。我们说高考复习资料多,有的题目做一般性思考,有的作文题只拟出写作提纲也是可以的,但好的题目还得深入钻一钻,有价值的作文题还得动手做一做。只有动手做,才能发现答题、写作时可能存在的问题,只有动手做才能形成熟练的答题、写作能力。当然我们在强调动手的同时,也要重视大脑的运用。高考语文复习要想巧和好,还要靠用脑。阅读题,我们要用大脑去理解,去分析综合,去鉴赏评价;作文题,我们要用大脑去审题立意、布局谋篇、选材组材;就是知识识记,我们也要用大脑思考知识间的联系,总结出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解题时,我们要用大脑揣摸命题者的意图,找出最佳的答题角度,拟出最符合要求的答案。可以说,不动脑就无法进行高考语文复习,不动脑就没有高考的良好成绩。

    八、重视课本

    现在高考语文复习一般都是一本复习资料,两三套相配套的的试题,老师讲一讲,学生练一练,而高中语文课本则少有人问津。有的甚至认为语文高考试题除名句名篇外,语言材料都取自课外,课本都可上可不上,复习就更不必涉及。这种看法其实是极其错误的。我们知道,高考出题和复习的依据,除了《考试大纲》外,还有一个《考试说明》,《考试说明》依据的是《考试大纲》和《教学大纲》,并结合高中语文教学实际。虽然语文高考试题语言材料取自课外,但许多试题所涉及的内容也直接来自高中语文教材,比如字音、字形、词语,比如文学常识、名句名篇,比如文言实词的意义、文言虚词的用法、文言句式的特点等等。特别是近几年国家高考语文文言虚词试题,四个选项中就有四个文言句子直接取自教材。因此,我认为高考语文复习不要让课本成了“被遗忘的角落”,我们要对教材的复习引起高度的重视,特别是文言文要让学生反复背诵、理解、积累。实际上,只要课本复习好了,高考语文取得好成绩也就有了良好的基础。

    九、重视能力

    高考语文复习基础知识当然不可忽视,但能力更为重要。因为现在高考越来越重视能力的考查,整份高考语文试卷,基础知识题只占10%不到,其余90%考查的都是能力。语言表达考查的是语言运用能力,古诗文和现代文阅读考查的是词句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能力,写作考查的是审题立意、布局谋篇、选材组材、语言表达的能力。现在高中语文学习重能力的培养,考试作为“指挥棒”也必然以考查能力为主,高考语文复习也就应该在学生的能力提高上下功夫。高考语文复习不仅要在高中语文学习的基础上继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联系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还要切实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解题能力,按要求拟写答案的能力。可以说能力是高考成败的关键,能力强,高考就稳操胜券;能力弱,高考就会一败涂地。

    十、重视技巧

    一个语文能力强的学生,不经过任何训练在高考中就一定能取得好成绩吗?答案是否定的。据说有的著名作家做高考语文试卷不及格,有的人就据此全盘否定高考语文考试,我认为失之偏颇。著名作家做高考语文试题不及格,当然不是他们语文素质不高、语文能力不强,也不是高考语文试题不重视能力测试,而是因为高考语文试题有其内在的特点,解答高考语文试题有一定的技巧和方法。一个人语文素质再高、能力再强,没有掌握高考语文试卷的答题技巧,不能按命题人的要求答题,恐怕难以得分,更不用说得高分。就拿作文来说,考试作文与平时写作的杂文、散文也有一定的区别,有些作家的那种有感而发、洋洋洒洒、形散而神不散的文章,在考场上未必能得高分。任何事物都有其特点和规律,解答高考语文试题也要遵循其特点和规律。因此,在高考复习过程中,语文老师必须熟知高考语文试题的特点,掌握语文考试的规律,让学生熟练地掌握高考语文解题的方法和技巧,在高考语文测试中立于不败之地。

    《机械制图》教学方法的探析

    岳西县职教中心     张厚继 

         [摘要]文章论述了针对《机械制图》这门课程的难点,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备、教、练、艺相结合的灵活教学方法,可以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
    关键词]机械制图;教学;探讨
       
    《机械制图》是各层次中等职业中学机电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笔者多年从事本课程的教学实践,对本课程的教学特点提出如下体会。

       
    一.精心组织教学内容,力求讲授层次清楚、条理分明
        讲课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做出结论的过程。提出问题应尽量做到自然明确,联系实际和富有启发性;分析问题要做到层次清楚、条理分明;做出结论要简明准确、便于记忆。为此,教师在备课时,应该围绕本课时要达到的教学目的,精心组织教学内容和讲授顺序。如在进行重点内容“组合体视图的读法”这部分内容教学时,根据“使学生掌握读图方法”这一教学目的,抓住“读图方法”这一主线,按“读图时应注意的问题、读图方法及读图方法的具体运用”的顺序组织教学内容。讲清方法(形体分析法和线面分析法)、指出难点(分析图框)、点明关键(不同组合型式的视图特点),再举例讲解读图方法的具体运用。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层次清楚、条理分明地讲授教学内容,不仅反映了教师的施教能力,同时也是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学生掌握所学知识,并加深理解的首要条件。
       
    二.提炼讲课内容,归纳绘图方法。力求简明准确,便于学生记忆
        《机械制图》是研究绘制机械图样的一门学科。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绘图、读图和图解能力。机械零件的形状是多种多样的,为了教得其法,学得轻松,教师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运用分析、归纳等逻辑艺术,提炼讲授内容,注意归纳各种绘图方法及视图特点。诸如:
       
    1)包含直线作一投影面的垂直面,求出垂直面与平面的交线,交线与直线的交点即为所求的一般位置下线、面相交,求交点的方法;
       
    2) 从截切平面有积聚性的投影上定出点的一个投影,利用立体表面取点的方法即可求出该点的其余两投影,如此反复即可求出截交线;
       
    3) 抓主、分块,对投影、想形状的形体分析法的读图方法;
       
    4) 根据已知的齿轮主要参数齿轮Z和模数M,利用有关公式计算出齿轮各部分的尺寸,然后按规定画法画出齿轮轮齿部分投影的齿轮画法;
       
    5)平面立体‘三视图均为多边形’的视图特点:一个图框在另一个图框之外,由多个图框叠加而成;
       
    6) 切割组合体则具有‘由切割而成的图框包含在一个大图框之内’的视图特点.
       
    对这些方法和特点进行归纳,为学生记忆创造条件。同时在答疑、辅导学生作业的过程中,应启发、引导学生熟练掌握并正确运用这些方法、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

       
    三.注意直观教学和图例的选择
        绘制和识读机械图样的空间想象,主要是依据实体的空间形体投影规律。为了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完成从实体到图例,使用直观教学法,先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实体,然后再从观察中得出空间形体投影规律;也可以从教学的某些结论出发,先讲授有关的理论知识,再以实体的形式加以验证。以便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认识实体的空间特征,从而获得清晰的表象。因此,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对本课时选择什么样的直观教学手段,要引导学生观察什么,注意什么,要得出什么结论,怎样结合讲解,什么时候演示,怎么演示才能让全体学生都能看懂等等,都应经过周密的考虑。但是应该指出,直观教具只能起“拐杖的作用”。目的是帮助学生“走路”,而最终必须去掉“拐仗”能独立“走路”才行,所以随着学习过程的进展,应当逐步有控制地使用直观教具。过多地使用直观教具,会使学生过于依赖这些直观教具,不利于培养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发展空间想象力,这是必须加以注意的。
       
    《机械制图》教学的完成主要是通过绘图(图例)来实现的。诸如立体表面取点;机件表面交线(截交线、相贯线)画法;组合体的组合形式,视图画法、读图方法以及已知两视图补画第三视图……等等。为了紧扣讲课的主题,必须十分重视图例的选择。选用的图例目的性要明确并有一定的典型性,作图量不宜太大。图例的选用可以在别的教材上挑选,或自行设计,但比较复杂的图例应尽量选用所使用的教材,以便于学生复习。凡涉及画图方法的内容,最好在黑板上边讲边演示作图过程,以提高学生的理解程度和便于掌握所学的内容。
       
    四.注意精讲多练
       
    精讲就是要讲得好。做到重点突出、中心明确、言简意明。三言两语就能点到问题的实质,击中要害。这就要求备课时要很好地提炼所讲的内容。注意归纳总结一些简明易记的结论。
       
    在精讲的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进行分析和综合的思维活动。每个人创造思维能力的强弱,取决于他对事物的分析和综合的能力。形体分析法和线面分析法是画图和读图的基本方法。在绘制组合体的视图时,要弄清它由几个基本几何体组成,各基本几何体的形状、位置,相邻两基本几何体的组合形式,这就是分析的过程。然后按照每一个基本几何体的所在位置逐个画出它们的三视图,注意根据组合形式正确画出相邻两基本体视图的交线,这样把单个的分析综合起来、从而得到组合体的视图,这就是综合的过程。用形体分析法读图也是这样。根据一个图框一般是立体上一个面的投影的道理,把组合体的视图分解为若干个图框,利用投影关系对应找出每一图框的其余投影,抓住形状特征视图看懂各部分的形状,这就是分析的过程。然后再结合位置特征视图,把各部分组合起来,想象出该组合体的形状,这就是综合的过程。教师无论在讲授,辅导或批改作业时,都要经常地启发学生去分析和综合。另外,还要注意启发学生进行推理的思维活动。如讲授直线对投影面的各种位置及其投影特性时,对两类特殊位置直线,只要分别讲透其中一种即可,然后启发学生进行推理,得出其余两种特殊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切忌在课堂上把各种位置一一罗列,使学生不得要领。
       
    《机械制图》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就其内容来说,没有深奥难懂的理论和需要死记硬背的公式。学生在课堂上听懂教师的讲课并不难,但要较好地理解和掌握本课程的内容,培养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与一定的表达能力,则需通过一定课时进行绘图、读图、切制模型和绘制轴测图等实践活动。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除保证足够的课外作业外,还应安排一定比例的课内练习。课内练习的习题必须精心挑选,尽量与讲课的内容、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题目要有针对性,使之有利于帮助学生归纳和掌握教材的要点,有利于讨论解题思路和分析常见的错误等。题目还要有思考性,使之有利于训练思维方法和培养空间想象能力。那些一看就懂、思考性差、作图量大的习题则不宜选用。

       
    五.教学艺术
        第一:重视板书、演示图的过程作用,活跃课堂气氛
       
    美观、清晰、整齐的板书、演示图的绘图过程,也是活跃课堂气氛不可忽略的因素之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板书应尽量做到简明扼要、节次分明、条理清楚。演示图的绘图过程,对本门课程的教学效果更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所绘制的图形应布置在黑板上能使全体学生都能观察到作图过程的地方。图应画得清晰(适当大些)、准确,图线应粗细分明、文字要标准、工整、准确。同时还应保证有一定的保留时间,以便于学生理解和笔记。一些讲授作图方法内容的图最好使用彩色粉笔按作图步骤有层次地画出,边讲边画,这样不仅易于讲清图中的内容,同时也为培养学生的科学作风树立了榜样。
       
    第二:脱离教案,保证讲授连贯流畅,从容自如

       
    讲课是讲解,不是读讲稿,更不是背教案。要有讲有解,既讲又解,才能引导学生集中思想、身临其境地获取知识。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应具有编写教案又能离开教案讲授的本领。只有脱离教案,才能使讲授连贯流畅、从容自如,才能做到口语表达准确简洁,语音清晰明快,语调抑扬顿挫,语速不快不慢。要做到离开教案讲授,首先要有离开教案也能把课讲好的信心(当然,信心来自充足的准备,只要认真备课,求得高度的熟练,信心也就有了),其次是在上课前夕把本次课的教学内容默备(背)一至两遍,记住本次课讲授的顺序以及重点、难点、基本概念、作图方法等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衔接关系,这样讲起课来也就可以基本上不看教案了。
       
    六.结 论
        通过备、教、练、艺相结合教学,学生学习《机械制图》具有浓厚的兴趣,反映效果好,空间想象及动手能力都有明显提高。

    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几点探究

     

    岳西县职教中心  邢许生

     

    新课程标准要求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对学生进行科学教育和综合评价,挖掘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能力。可见“自主学习,自主发展”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之一,处处体现学生的自主意识、参与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自己作为一位普通的中学化学教师,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投身到这项伟大的课改实践活动中去,以顺应时代之潮流。以下各点是本人在自己的教学活动中的一些体会和思考: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对学生进行科学教育和综合评价,挖掘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学会学习。实施新的教学理念,改变传统观念;加强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德育教育仍然要贯穿教学之始终;通过探究问题,养成正确的思维习惯;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转变教学理念

    化学新课标着眼于通过学生的科学探究实施素质教育。新课标是一种着眼于发展、着力于基础的、并重视学生学习过程的教育,其根本出发点是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因此,新课标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化学是中学教学中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掌握一定的化学知识是每个现代公民必须具备的科学素质之一。这就要求我们决不能把化学教学搞成仅为少数学生的升学服务,而大搞“题海战术”,走“应试教育”的老路,使学生负担过重,妨碍学生全面发展。然而,强调面向全体学生,也并不是“齐步走”、“一刀切”的等同目标要求。一要保障优秀学生的正常发展,不能使他们处于“嗷嗷待哺”状态,要尽可能满足他们的求知愿望,使他们的潜能得到充分开发;要提高中等学生的现有水平,让他们“吃好”,鼓励他们赶超优等生;要加大转变后进生的力度。作为化学教师应利用化学与生活、化学与社会、化学与环境以及化学趣味实验等有利条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产生迎头赶上的学习动力,使其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1、建立积极和谐的课堂环境,尊重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必要条件。课堂教学过程实际上是在一定情境下,师生之间以饱满的情绪进行交流,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知识、提高能力的过程。教师的教态亲切自然,积极营造和睦、关爱、融洽的课堂氛推动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2、探究教学艺术,使化学课堂流满光溢彩。“合作互动,自主学习”是以在活动中促进学生发展为主旨,参考建立在建构主义等当代教学理论基础上的多种教学艺术,结合学生学习对象的不同特点和学生认知情感的实际,创造和采用合理、灵活、适用的多种教学形式。

    3、新课程下应加强对教师职责的理解。教师应帮助学生检视和反思自我,明了自己要学习什么和获得什么;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东西的个人意义;帮助学生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并促进评价的内在化。

    4、加强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意识:有好奇心,富有幻想和联想;爱标新立异,喜欢发表新见解。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性思维和能力:思考问题的方法新颖奇妙,善于从多方面、多角度解决问题;能灵活运用学过的知识;善于总结自己的学习方法等。培养学生具有动手实践能力:善于解决日常生活和课堂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参与并组织有创新性的竞赛活动和游戏。

    二、 兴趣教学

    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很多的教学内容都能引起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让学习充满乐趣兴趣是学生追求真理、探究科学知识的内驱力。

    1、以良好契机入手,立足于诱导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以良好的契机入手,立足于诱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实验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源泉,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因此实验导入新课在化学教学中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通过实验,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解惑析疑的欲望。

    例:在讲《钠》时,这样导入“通常情况下,我们用火柴点燃酒精灯。那么,用水能否点燃酒精灯呢?”接着演示“用胶头滴管向酒精灯的灯芯上滴几滴水,结果酒精灯燃烧起来。”再讲“俗语说‘水火不相容’,那么,水又是怎样把酒精灯点燃呢?因为事先在酒精灯的灯芯上放了一小粒金属钠。”实验现象使学生议论纷纷,课堂气氛活跃。此时抓住机会提出问题:“钠为什么与水就能把酒精灯点燃呢?”学生非常好奇,急切的想找出答案。于是因势利导的引入新课。这些问题的提出,大大地增强了学生学习这部分知识的兴趣,对知识的巩固也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2、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致力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刻意求新——求新意、求新解、探求新的知识领域,永远保持一种内心的求新诱惑力,这可以说是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并把直接兴趣转化为意向兴趣的重要教学方法和原则,要善于在学生的面前揭示一种新的东西,激发他们在各种事物奥秘面前的惊奇。

    如:在学习实验室制氯气时,要求学生不能仅停留在会做这个实验,还要明确每步为什么要这样做?不这样做行不行?这个实验与初中已学过的实验室制气体的装置有何不同?这样的设问,一下子激起了学生的积极思维,使他们提出不少问题:①为什么要求用浓盐酸呢?为什么要缓缓加热呢?②为什么用这种方法收集?③为什么要连接一个盛NaOH溶液的烧杯等一系列问题。这样,不仅使学生会做该实验,而且弄清了实验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特别是掌握了制取有毒气体,必须对尾气作处理这一新的实验装置和原理。化学教学中,教师应运用化学本身的魅力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和情感,同时,教师本身以饱满的热情、强烈的求知欲、热爱化学学科的情趣,带领学生去探索化学世界的奥秘,就会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巨大影响。

    3、加强探究性学习,着重于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学习兴趣自主探究学习,使学生的活动时间和空间在课程中获得合法地位,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使学习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使学生的学习变得丰富而有个性。下面以课堂教学中进行自主探究学习的案例为例:例如,在讲解Fe(OH)2的制备和性质时,我就先告诉学生Fe(OH)2的颜色、状态及溶解性,然后演示新制的FeSO4NaOH溶液的反应,让学生仔细观察,结果学生未能看到白色絮状沉淀,而看到的是灰绿色的沉淀。该现象立即就会引起了学生的思考,此时我便及时地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原因:① 为什么要用新制的FeSO4溶液?② 为何要将滴管插入试管里溶液底部,慢慢地挤出NaOH溶液?③ 久置的NaOH溶液中会溶解了什么物质?当学生通过认真思考、分析得出FeSO4Fe(OH)2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所氧化时,然后立即换一瓶经煮沸以除去氧气的NaOH溶液重新进行实验,再让学生仔细观察,结果观察到的现象是:先得到白色沉淀,但过一会儿就转变为灰绿色,随后逐渐变为红褐色。这一现象又引起学生的疑问:怎样才能使生成的Fe(O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