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消防安全教育示范学校
  • 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
  • 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和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先进集体
  • 安徽省劳动竞赛先进集体
  • 安徽特色示范中等职业学校
  • 安徽省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

    教学科研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教学科研>教学研究

    试谈如何对待和转化后进生

    时间:2007-09-18 09:16:51 来源:未知 作者:教研室 点击:1755次

    岳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程冬青

     

    天生没有差生,只有差异的学生”,“没有差的学生,只有差的教育”,这些说法大大淡化了差生给人们带来的心理压力。差生这个名词因而也就演变成了后进生,无论是差生,还是后进生,这在不同时期的教育工作中都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后进生是我们心中抹不去的痛”。一位执教十几年的老师曾这样慨叹。在我们的教育工作中,对后进生的工作是最难啃的硬骨头之一,没有那一位老师不这样认为。

    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抛弃了陈旧的教育策略,积极投身于用爱转化后进生的行动中,有人还从改善班级教学如何进行分组教学实践入手,着力改善后进生受教育的状况。这些,的确对后进生有较大的帮助,然而理论上的研究还是较少,缺乏理论关照的实践,终究是盲目的实践。

     

    现代意义上的后进生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学业不良”、“品行不端”,还包括“学习失能”。其共同点是:智力属正常范围,但由于各自不同的原因,不能适应普通学校教育条件下的学习生活,最终导致“学业不振”、“品行不良”或“学力不足”,这种不振、不良或不足是可逆的或基本可逆的,在一定的补救教育的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个体智能的发展受到遗传、环境和教育条件的影响和制约,其发展方向和程度因环境和教育条件不同表现出差异。作者认为,形成后进生的诸因素如“素质因素”、“人格因素”、“身体因素”等并不是独立存在起作用的,而是彼此复杂交织在一起,构成导致后进生的总因素。

    无论在哪个学校都相对存在着先进、一般、后进三部分学生群体,后进生可谓校校存在,班班皆有。实施素质教育,要体现全面的育人观,就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放弃任何一个,后进生尽管是学生中的极少数,但其转化工作十分重要,这不仅关系到这部分学生自身的成长和前途,而且直接影响到整个班风、校风的根本好转。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如何帮助和转化后进生,是素质教育面临的一个刻不容缓的重大课题,是我们每个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要从提高民族素质的高度认识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计。”中小学教育是国民的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今天的中小学生是新世纪实现党的第三步战略目标的中坚力量,他们的素质如何,不仅影响着民族素质的提高,而且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伟大事业的成败。作为教师的我们,是不可能放弃这些所谓的后进生,不能使他们成为社会的负担,而应正确的对待他们、帮助他们、对他们努力做好转化工作,使之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合格人材。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和转化后进生呢?

    一、深入了解、真诚理解

    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要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就必须了解后进生。首先,要深入了解造成这些学生落后的原因。一个学生之所以后进,原因是多方面的。作为教师要全面了解情况,摸清学生后进的原因。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并不是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学生生活在现实社会中,不论他们是否愿意,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每时每刻都在从各个渠道,潜移默化的影响了他们。其中社会的不良影响和家庭的不良教育,都可为学生的不良品德的形成提供条件。这是学生后进的外因,而这些影响要起作用,必须通过内因即学生本身。从心理素质看,后进生的独立性意向的迅速发展与认识能力低下不适应的矛盾,使其易感情冲动,产生一些片面的错误认识。从思想水平上看,后进生社会经验贫乏,辨别是非能力差。

    其次,学生不同的志趣、爱好、才能、禀赋、思维、倾向造成了学生不同的发展程度和发展特点。教师只有对学生的这些特点加以全面了解,才能制定较好的转化方案,因材施教,发挥长处,改正短处,以长补短。转化工作效果更明显,成效更大。

    再次,后进生普遍具有“自卑”心理和行为习惯难以矫正的特点。教师要在深入了解的基础上真诚理解学生,真诚对待学生。教师既要有严父式的家长形象,对他们从严要求,指出他们的不足,提出明确的要求;又要有慈母般的家长心理去理解他们,关心他们,宽容所犯错误,表扬他们所取得的每一点小进步,循循善诱,让他们在曲折前进中将后进生的帽子与心理抛在脚下,找准人生的坐标,勇往直前。而那种靠家长施压或有个别学生暗中监督的方法不仅收效不大。反而会使他们变得更加自卑自私,得不偿失。

    总之,我们在做后进生思想转化工作之前,要作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了解情况,摸清他们后进的原因和关键所在,以便对症下药。切忌那种不问青红皂白,武断的训斥批评后进生的做法。只有这样,才能和他们推心置腹,让他们向老师吐露思想深处的东西,使老师有针对性的教育他们。

    二、建立诚挚的师生感情。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学生,最难的是爱后进生。在工作中,我深切体会到:爱是打开学生之门的金钥匙,是转化后进生的灵丹妙药。

    后进生的缺点比较明显,给老师、同学们造的麻烦也比较多。如果老师对他们一味的批评和数落,不懂用爱去感化,就只能助长其满不在乎、破罐破摔的心理,认为老师和同学轻视他们,厌恶他们,常以沉默、回避、怀疑的态度对待周围的人。处于这种心态下,教育是很难奏效的。作为班主任,要把培养优生和转化后进生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对后进生更多花精力,多倾注爱心。

    “亲其师,信其道”。转化后进生从建立感情入手,以师生之情、朋友之情、亲人之情来对待学生,尤其是对后进生更要多亲近他,爱护他,多和他交谈,使他们感受到教师的期待,使他们愿意把老师的要求变成自己内心的愿望。这样,就消除了学生的自卑感,或者可能出现的逆反心理,学生才能心悦诚服,树立自尊心和自信心,激发上进心。班主任只有真心实意的尊重、关心和爱护这些学生,做到不歧视、不讽刺、不打击、不挖苦、不疏远他们,在思想、生活、学习上无微不至地关心和帮助他们,多接近和观察他们,多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多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需要和特长,才能针对他们的心理特点在发展上狠下功夫,使他们在实际感受中领略教师的诚意,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他们才会聆听老师的教导,才会努力按照老师提出的要求去做。

    三、多加激励,促其转化。

    对于许多学生,特别是后进生,批评漫骂是无效的捶打,和风细雨却能润入心田。在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中,更能体现这个原则。教师要多点循循善诱,多点表扬激励。“激励”作为心理学术语,指的是激发人的动机和心理过程。通过激励,在某种内部或外部刺激的影响下,个体始终在一个兴奋状态中。要使后进生持久地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状态,激励是最为有效的手段。

    每个人都有自尊心,只不过好多后进生表现出来的都是自尊心与强烈的自卑感交合而成的复杂心态。如何帮助他们学会尊重自己、相信自己呢?实验证明,一个人被重视,被期望,渐渐的这种重视和期望会转化为自身前进的动力,因为他们希望进一步的肯定和重视。后进生本身承受着心理上种种压力,被老师讨厌、被同学轻视、被父母责怪,甚至打骂。焦虑、自卑、羞耻、愤恨,根据后进生的心理特点,我们做老师的应当尊重理解他们,放下架子平等地对待他们,甚至还应偏爱关心他们才是。因为他们是弱势群体,要让他们觉得老师是一位可以信赖的师长,可以交心的好朋友。只有尊重,相互了解,才有转化的机遇条件。

    教师在做转化工作时,不能持有偏见,应对他们充分信任,要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适时地、不断地鼓励他们把这些闪光点发扬光大,去照亮那些偏“暗”的方面,把在某一方面的激情投入到自己所欠缺的方面,全面发展。要把“因材施教”真正实行起来。这首先要求改变过去一根尺子量所有学生的“一刀切”的做法,而要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衡量标准,绝不能把所有学生只是简单的用分数来排队,而且只是那几门的分数来“定性”,应该采用不同的标准来度量,把他们各自的优势都给凸现出来,这对学生也是一个激励和促进。然后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再施以不同的方式方法。比如对有特长的学生不是劝其放弃,而是因势利导,让其正常发展。我们常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为什么不能容忍学生有自己的爱好专长呢?为什么一定要学生都像一个模子里铸出来的那样呢?若能这样因材施教,那么,后进生不仅不会存在,而且都会学有所成、各展所长。教师找出了突破口,转化后进生就容易多了。如我的班里就有一名表现和学习都落后的后进生,面对这学生,我不放弃,而是放下架子,用朋友的心态找其谈心,多方教育引导,反复说教可谓是嘴巴说干,道理讲尽,还配了一位班干部与他同桌以利于帮他学习。他见老师这样关心重视他,身上的缺点慢慢地改正了。我抓住他转变的时机,一有进步就表扬。他不仅表现好了,学习也认真起来了,期末考语数都达到了优良。看着一名后进生转变好了,比什么都令人欣慰。

    四、要讲究方法和艺术

    俗话说“甜言一句三冬暖”。学生是受教育者,他们最需要教育者赐予热情的激励和体贴关心的话语。教师的每一句话,对学生来说,或起积极作用,或起消极作用。同样是一件事,往往由于教师说话的口气及用词不同而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比如说,对于学生的迟到,可以有两种说法:一是“你准时睡懒觉才迟到的”;一是“你昨晚大概是复习功课到深夜,不然你是不会迟到的”。前者一口咬定学生迟到的原因是睡懒觉,如此主观臆断的说法,使人听起来不顺耳,难以接受;后者则是既表扬又关心,说法委婉,显示易于接受。由此,对后进生的批评教育,更要讲究方法艺术。批评教育方式运用得好,能教育人、转化人,产生“正效应”。批评教育方式运用得不好,则会造成双方情绪对立,产生“零效应”甚至是“负效应”。由此可见,对后进生的批评教育,要看场合,要讲究艺术,要因人而异,有的放矢,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

    五、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密切配合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实现后进生的转化必然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除了内因外,还需要外因的作用。长期以来,在教育学生特别是后进生的问题上,校外教育与校内教育配合的不够。一方面,学校苦口婆心的教育后进生,另一方面,社会上不关心和讽刺后进生的现象比较普遍,从而淡化了学校教育。为此,在后进生转化过程中,我们既要充分发挥学校主导作用,又要充分利用校外因素对他们的积极影响,尤其要十分重视家庭教育的作用,做好后进生家长的工作。后进生的家长怕进校门,怕见老师。因此教师必须主动与家长联系,共同研究制订转化方案,互相联系、互相督促。教师要及时向家长通报其子女取得的每一点成绩,使后进生转化得到家长的进一步支持和配合,达到转化的目的;取得家长的配合和帮助,达到共同教育的目的。同时,后进生思想觉悟提高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的,曲折的,不断反复的过程,奢望风平浪静,一劳永逸是不可能的,只能深入调查了解反复波动的原因,做到不厌烦,不心急,不恼怒,不可能依靠一、二次的谈心、说服教育,就会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常言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因此,我们要冷静分析,要正确对待后进生,在前进路上出现的反复,不能一看到后进生在前进道路上出现的反复就斥之为屡教不改、不堪造就。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不只是“恨铁不成钢”,而需炼铁成钢。采取正确的态度和方法,不失时机的关心他们,引导和鼓励他们爬起来再前进。

    六、要加强班主任的自身修养

    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班主任工作的重点,也是难点,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因而提高班主任教师的整体素质是教育好学生的关键。夸美纽斯说:“教师的职务是用自己的榜样教育学生。”班主任的形象对学生的学习态度、人生观、价值观及个性特点都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要有一桶水”的说法已过时,一桶水已是远远不够用了。这就要求班主任老师要加强自身修养,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水平,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以自己的教育特色吸引学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后进生的自信,在学习中树立起严慈并济、工作务实、勤奋上进、活力充沛的新型班主任形象。

    总之,转化后进生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实现全面育人的重要保证。转变教育观念,加强师德修养,改进教育方法,提高育人艺术,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是转化后进生的重要措施。后进生转化工作虽然难做,只要教师真正热爱学生,抓住最佳教育时机,讲究教育艺术,一定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