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导处主任 程光
随着今年高考报名工作的全面启动,2011年的高考大幕已经拉开,时间又一次将躬耕职坛的我们推向了备战2011年高考的前台。如何做好2011年高考备考工作成为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和努力实践的重要内容。根据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总体计划和胡校长对学校2011年高考备考工作的指示,教导处就2011年高考备考工作要求做了认真思索,形成了一些想法,现向各位领导、老师汇报,不足与不妥之处请予指正。
一、认真贯彻落实高三备考工作指导思想
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贯彻落实学校“以教育教学为保障、以提升教育质量和就业品质为目标”的办学理念和学校“质量管理年”目标要求,高举“以质量求发展、办人民满意学校”的旗帜,继续推进素质教育,突出教学质量核心,坚持“向管理要质量,向研究要质量,向落实要质量”的备考传统和经验,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考试纲要》和《考试说明》为依据,做好管理、做实环节、做精细节。把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应考能力作为备考的根本任务;把落实教学目标、高效运作的能力作为备考工作的重点,实现2011年高考再创新佳绩、更上一层楼。
二、明确复习备考的基本思路
“学校出思想,部门尽职责,教师想办法,学生有信心”,是我们备考工作的基本思路。我们要立足学生基础和教学实际,各尽其职地认真总结2010年高考复习工作中的经验得失,充分了解学情、教情和考情,面对2011年高考制订出全面系统的复习计划和切实可行的学科复习备考方案。
具体一点讲,要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教学目标为中心,狠抓质量管理,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促进学生成才;以《考试纲要》和《考试说明》为依据,以提高课堂复习效率为重点,落实双基,重视过程,统筹策划,精心安排复习过程;以狠抓高三教学常规落实为抓手,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注重优化课堂教学和课堂结构,积极构建“学生主体,教师主导,方法主线,能力根本”的复习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科学备战2011年的高考。
三、努力把握复习备考的方法
(一)立足教材,狠抓基础,把握“四度”。
把握“复习内容的广度”。单元复习中要注意知识内容的覆盖面,不留漏洞和死角。综合复习中,以重点难点知识为主线,题型、方法全面覆盖,灵活操作。考前最后阶段也要对照考纲和考试说明的要求,对所考的知识单元,扫清死角,不留遗憾。
把握“复习知识的深度”。吃透考纲、教学大纲、教材,对照考试说明要求的能力层次把握教学的深度。避免两个极端,一是照本宣科,蜻蜒点水,浅尝辄止;二是忽视基本知识与能力,好高骛远,盲目拔高。
把握“复习讲解的难度”。复习中把握好复习讲解的难度,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线,克服不切实际一味求难,随意拔高。
把握“习题训练的梯度”。在巩固考试训练中,掌握好梯度,针对学生特点,将少量有一定难度和技巧的试题融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之中,做到由易入难,化难为易,使学生的应考能力梯度提升。解决复习课“炒现饭”、无趣味、无新视角的问题,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强化常规,提升效果,做到“五要”。
一要做到精心备课,力求达到两个“针对”,即“针对高考”、“针对学生”。讲究实效,注重知识的体系性和能力培养的层次性。
二要做到高效上课,构建高效课堂,力求达到两个“中等”,即“面对中等生,讲授中档题”,把握这个上课的基点,以此为准,两头延伸。积极探索科学有效的复习方法,让“目标简明,情境合理,问题科学,训练灵活,省时高效”的高效课堂成为现实。
三要落实考练结合,做到有效讲评。科任教师对每次考试情况要有考情记录,要做出分析,帮助学生建立“错题集”“测试分析档案”。分析原因、统计数据,要把集中讲评与个别点化相结合,开展有针对性的辅导,对易混易错知识,要重点强调,专项处理,强化过程,力争基础题得满分,中档题多得分,高档题少丢分。考后要及时总结,关键是找出学生失分原因,有针对性地开展讲评,杜绝从头讲到尾,不分主次。把好考卷质量关,考风考纪关。检测选题要精心,及时阅卷要细心,讲评有实效性和针对性,力求每次检测都有收获、有提高。谨防以考代学,打乱或中断复习进度和备考进度。
四要优选整合资料。教师要精心组织讲义,防止整套试题复制,反对复习的无序性。教导、教研及高三授课教师要共同做好协调平衡各科练习试题的工作,杜绝不加精选套题塞给学生,以提高复习的有效性。选择与使用资料不贪多、不求难,力求少而精。
五要及时收集信息,尤其要关注新课标新增内容,新增内容的必要性要引起考生足够的重视。教师对收集到的信息,根据教学与学生实际,进行筛选和加工改造,内化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完善教学过程,弥补完全凭经验复习的不足,取长补短,提高复习课的效率。
四、认真落实备考进度与环节
备考中要“统一一个进度,坚持二个制度,落实三轮复习环节”。
“统一一个进度”要求我们要尽力消化各类班级教学进度的不同步,缩小进度之间的差距,逐渐统一到同一个进度上来,保障三轮复习环节的落实,不要在进度和环节上留下质疑。
“坚持二个制度”是“教学质量段考分析制度”“学情教法调整反馈制度”。“段考分析制度“要求老师考后要分析成绩、寻找差距、找到症结,研究出解决方案。“学情反馈制度”要求老师要组织学情调查,职能部门要了解和掌握学情调查结果,及时做好反馈调整工作。让月考分析总结的结果,迅速融入到教师的复习计划,落实到复习教学实践,实施动态备考。
落实三轮复习环节,要求在时间、环节上保障复习的时效与实效。
第一轮系统复习,体现一个“细”字。时间段把握在2010年9月—2011年3月底。本轮复习以课本为主线进行系统复习,构建网络,夯实基础,提升能力。注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考练的有效性、讲评的有效性,为转段后的复习奠定良好基础。
第二轮专题复习,突出一个“联”字。时间段把握在2011年4月到5月上旬,依据《高考考纲》及《高考说明》,系统梳理、有效整合,使学生形成知识的网络化、综合化,着重解决好单一与综合的关系,知识与能力转化的关系,不断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轮复习要针对新考纲、高考走向和第一轮复习中的不足,突出重点,突出主干,认真审视,整体建构,注重能力,强化专题,查漏补缺,克服遗忘,提高解题速率和正确率。
第三轮综合复习,突出一个“实”字。时间段把握在2011年5月中旬和下旬,集中利用两至三周时间,组织综合演练、模拟高考训练,提高熟练程度,提高学生自信心。着重训练答题速度,答题规范,答题准确率,提升能力,提高应试水平。
高考前一周回归基础,回归课本,保温训练,调整身体和心理。老师们做好学生考前心理辅导,培训学生应试技巧。
总之,我们要紧紧围绕《教学大纲》《考试大纲》、教材以及近年来我省的高考试题全面备考,开展多层次教学,全面研究和总结高考命题特点和规律,增强复习效率,注重知识归纳、整理,逐项提升,注重学生信息的反馈,不断强化学生知识薄弱点,区分易混点,不断实现学生解题技法和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