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消防安全教育示范学校
  • 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
  • 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和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先进集体
  • 安徽省劳动竞赛先进集体
  • 安徽特色示范中等职业学校
  • 安徽省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

    党群之窗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党群之窗>教工之家

    高考作文应强化"十种意识"

    时间:2008-05-15 21:26:20 来源:蒋翀凌 作者:蒋翀凌 点击:14583次

     


    高考作文不同于平时写文章,更不同于文学创作;高考作文既具有一般文章的基本特点,又受考试、阅卷等因素的制约体现出鲜明的特性。高考作文的目的是取悦阅卷老师,获得高分。那么,如何才能让高考作文精彩纷呈,得到阅卷老师的青睐,获得高分呢?我认为应强化“十种意识。

    一、审题意识

    高考作文的题目一般分为三种类型:材料作文、话题作文、命题作文。高考作文必须符合题目的要求,遵循题目的规定。材料作文的立意必须源于材料,虽然可以多角度切入,多层面生发,但不可置材料于不顾;话题作文虽然要求宽松,限制较少,但立意必须在话题规定的范围之内,不可自说自话;命题作文的题目就是所写文章的标题,更不可另起炉灶。是否符合题意是衡量高考作文成败的最起码的因素,也是位居第一的因素。一篇文章从立意到结构到语言都很好,但如果不符合题意,就会“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得分很低。高考作文要符合题意,一定要审好题。看到作文题,首先要审清题目类型:是材料作文、话题作文还是命题作文。若是材料作文,要抓住材料的内容、主旨、寓意,揣摩出题者的意图,从而选准最佳的角度立意;若是话题作文,则要分析话题和话料的含义,使立意不超出话题规定的范围;若是命题作文,也应辨明题目类型(如观点型、关系型等),抓住题目的关键词语、限制性词语,对题目最适合的文体作一番审视和思考,立意时一般顺应出题者的意图,无十足把握,轻易不要反弹琵琶。其次,要审清形式要求,看看在文体、字数等方面有什么限制,千万不可错写文体,少写字数,出现了不该出现的地名、校名、人名。高考作文只有强化了审题意识,把好了审题这一关,才能写出上乘佳作,才能获得高分。

    二、扣题意识

    高考作文的题目可以是一则材料、一个话题或一个现成的标题。所谓扣题就是作文的立意、内容与作文的题目(材料、话题、标题)的意思紧密相关,行文与作文题目的意思紧密相连。扣题分暗扣和明扣两种。暗扣就是作文的内容与作文题目的材料、话题或标题的意思相吻合,但缺少标志性照应性的词语。明扣就是在文章中反复出现话题或材料中、标题中的关键词语,反复强化题意。一般说来,写文章暗扣和明扣题意都可,暗扣显得更为含蓄,更有意蕴,但高考作文以明扣为佳。因为阅卷老师时间很紧,要在一分钟左右的时间内看完一篇作文,来不及细细推敲;阅卷老师一天到晚面对试卷,会出现视觉疲劳,思维麻痹,一些暗合题意的佳作往往会判为离题,幸运的被复查老师发现,得到纠正,不幸运的则只能惨遭淘汰,抱憾终生。比如2000年河南一考生作文《感受美》因没有明扣话题“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被评为10分,阅卷组长发现后改判为56分,后专家组以全票通过打60分。而有的考生却没有这么幸运。1989年某省考生别出心裁的写了一篇寓言来表达自己对好朋友填写志愿的看法,该文意思含蓄,没有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没有明扣题意,被判为跑题而评了低分,该文后被抽调到国家考试中心阅卷组,专家们一致认为这是一篇难得的佳作,改判为一类文,并火速打电话给某省高招办,但该省录取工作已经结束,该生因语文低分而落选。考生一定要强化扣题意识,考试时,题意一定要明点,不要暗含,点题多多益善,一篇作文首尾中间至少点题三次,尽量减少被老师误判打低分的危险。

    三、拟题意识

    如果把文章比作人,那么主题是灵魂,内容是血肉,结构是骨骼,而题目就是眼睛。拟好一个题,也就是画龙点睛。俗话说“题好一半文。”一个好的标题可以使文章溢彩流光,熠熠生辉。考生一定要强化拟题意识,要认识标题对一篇文章的重要性,考试时一定要给自己的文章拟一个标题。高考作文没有标题扣掉的不只是2分。由于没有标题,阅卷老师在评价作文扣题与否上便失去了依据,对作文优点的认同会大打折扣,丢掉的也许是10分、20分。有人曾做过实验,将同一篇文章教给两组老师去评阅,一组有标题,另一组没有标题,结果两组评分相差15分,可见标题对文章多么重要。

    高考时,我们不仅要给文章拟一个标题,而且要给文章拟一个好标题。好标题的要求是什么呢?1、切合题意,不宽不窄;2、言简意赅,高度凝练;3、别出心裁,制造悬念,如《莫斯科不相信眼泪》;4、文学色彩浓,有感染力,如《秋风秋雨愁煞人》;5、超常搭配,有艺术技巧,如《托起明天的太阳》。写高考作文如何拟一个亮丽的题目呢?可以巧用数字(如《61=0》)、改装名著(如《“诚信”漂流记》)、点化诗词名句(如《救救孩子》《为赋新词强说愁》)、嫁接专用术语(如《吴诚信病历》)、活用修辞手法(如《打开心灵的窗户》)等等。总之,只要考生有很强的题目意识,一定能给高考作文拟一个切合题意、让人耳目一新,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的好标题。

    四、文体意识

    高考作文——特别是话题作文,一般都不限文体。不限文体,不是说不分文体。不限文体,就是说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包括文学作品皆可;并不是说考生可以任意写“四不像”的文章。不限文体是让考生充分发挥特长,充分展现自己的才华,从而获得较高的考分。也正因为不限文体,可以百花齐放,许多考生就误以为高考作文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想用什么表达方式就用什么表达方式。因此,要强化考生的文体意识,要让考生明白:写文章可以综合运用记叙、议论、抒情、说明等多种表达方式,但就一篇文章来说应以一种表达方式为主。考生在写文章之前要有一个明确的意识:我打算选用什么文体。写议论文,就要确立观点,选择材料,议论说理;叙述材料力求概括简练,不能以叙述事例代替分析说理。写记叙文、编故事,就要情节完整,细节具体,形象生动;即使要通过议论揭示意义,也力求精当凝练,不能喧宾夺主。写说明文,不管对象是事物还是事理,都要通过“说明”的表达方式让人知晓事物的特征和事理的因果,不可随意来一点议论,更不可大段抒发感情。考生在平时要明了各种文体的特点,不能写作时选择了一种文体,写出来的文章是另一种文体,或什么文体都不是,非驴非马。考生在考试时要选择自己最擅长的文体,发挥自己的特长,表现出自己的特色,得到阅卷老师的垂青。考生在考试时若有所创新,能跳出记叙文、议论文的俗套,写成应用文或文学作品更好。

    五、中心意识

    中心即观点、主旨,是文章的统帅、灵魂。没有中心,文章只是一堆散乱的语言材料,就像人没有灵魂,只是行尸走肉。中心不明,文章材料的选择,结构的安排,详略的确定,表达方式的选用都没有依据。文章的中心如此重要,但高考试卷中,漫无中心或中心不明的文章却屡见不鲜,究其原因就是因为考生中心意识淡薄。他们不知道写文章首先必须确立一个中心(这与文学创作上的“主题先行”是两回事),并围绕中心选材组材、布局谋篇、运用语言,写作具有很大的随意性、盲目性。为此,必须强化考生的中心意识,让考生明了中心在文章中的重要地位,同时还要让考生明白,文章只能集中表现一个中心,不能中途转移和偷换中心。要让考生懂得,写议论文一般在文章开头三言两语提出中心,中心要明确,不要含蓄,别让阅卷老师费劲的去找你的观点;结尾要紧扣中心,让阅卷老师始终明白你的观点。写记叙文文末也要用议论性的语言揭示中心,别跟老师玩深沉,别浪费老师的宝贵时间去揣摩你的写作意图,别因为中心含蓄不明造成老师误判。

    六、材料意识

    材料是文章的血肉,是文章存在的物质基础和中心得到表现的依据。就想建筑,有再好的设计图纸,再高明的建筑师,而没有钢筋水泥、砖石沙土等建筑材料,宏伟的高楼大厦也难以建成。俗话说得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记叙文的材料就是所编的故事,所写的人和事,它可以是考生读书所得、所见所闻、亲身经历,也可以是符合生活真实的虚构。议论文的材料就是证明观点的论据,可以是名言警句、科学道理,也可以是古今中外的典型事例,也可以是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感受……

    我们强调考生要有材料意识,就是在构思文章时认真选材组材,以免写出空洞无物、无病呻吟之作;我们强调考生要有材料意识,就是要求考生平时注意材料的积累,多读书看报关注时事,多多参加社会活动,多背诵名言警句,特别要关注报纸电视和网络上报道的重大事件和新闻人物,有些典型材料要熟记于心。只要做到眼勤(多看)、手勤(多记)、脑勤(多思),有充实的生活、丰富的积累,考试时就一定能文思泉涌,洋洋洒洒,典型、新颖的材料就会纷至沓来。

    七、结构意识

    结构是文章的骨架,文章呈现的形态,只有中心和材料而没有结构,就只是文字材料的堆积罗列,不能叫文章;结构不完整,有头无尾,或有上文没下文,那叫残章断篇,也不能叫文章。完整和谐的结构,能给人以视觉美感,新颖奇特的结构则能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使文章产生增值效应。文章的结构包括开头、结尾、段落、层次、过渡、照应、线索等内容。但许多考生缺乏结构知识和结构意识,以为写文章就是想到什么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他们不知如何写出引人入胜的开头和回味无穷的结尾,也不知如何科学合理的安排段落层次,他们不会设置悬念,不会埋设伏笔,不会过渡照应,不会巧设线索,写出来的作文要么杂乱无章,层次不清,要么平铺直叙,没有起伏跌宕,读了索然无味

    古人对文章的结构有“风头”“豹尾”“猪肚”之说,就是说文章的开头要精巧美丽,结尾要凝练有力,中间要充实壮硕。这种要求是从文章结构的和谐、匀称、美观出发,也是服从于内容表达的需要的。

    考试作文尤其要写好开头,开头是文章的一张脸,最为引人注目。时间再紧,阅卷老师对文章的开头都甚为关注,会认真阅读。因此,考生必须精心打造开头,要一亮相就获“满堂彩”,或用名言警句,或用排比,或设置悬念,一开头,就紧紧的吸引住阅卷老师的眼球。

    八、修辞意识

    高考作文语言的基本要求是通顺,较高要求是有文采,做到有文彩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运用修辞手法。高考作文常用的修辞手法是比喻、拟人、排比、对偶、反问、引用等。这些修辞手法不仅大量运用在记人记事上,而且大量运用在议论说理上,——比如当今考生最为钟情的散文化议论文。这类文章不仅以深刻的道理折服人,以强烈的感情打动人,还以词采华美的语言和整齐的句式吸引人。

    请看下面一篇2006年广东某考生的满分作文:

    用心雕琢自己的天使

    我们应该克制支配欲,别企望把别人雕琢成我们的样子。

    第一个把女人比作鲜花的是天才,第二个把女人比作鲜花的是庸才,第三个把女人比作鲜花的是蠢才。恰如其分。如果人的思想皆如此这般方正,那么我们的世界也就不会再是缤纷斑斓了

    正如情歌中有“情歌王子”张信哲“爱如潮水”般的缠绵,也有“苏式情歌”经典苏永康“爱一个人好难”的悲凉;有“歌圣”张学友“饿狼传说”般的火热,也有“浪子歌手”齐秦“大约在冬季”的隽永。没有思想的棱角,便没有个性的纷呈,没有个性的纷呈,便更没有了自我,艺术也便没有生命力。

    别让自己的思想被他人的言论所掩盖,别让自己的个性被他人的思想所修剪。

    没有苏轼、辛弃疾们的张狂个性,就没有豪放派“大江东去”和“西北望,射天狼”的绝世气概;没有柳永、李清照的多情伤感,就没有婉约派“执手相看泪眼”和“人比黄花瘦”的一唱三叹。

    ……

    因为思想的棱角,我们有看万物苏醒,勃勃生机的“无边光景一时新”式的春天;因为思想的棱角,我们有阳光四溢裙带飘飘的“今夜玄蝉我却回”式的夏天;因为思想的棱角,我们有落英缤纷,寒秋独立的“霜叶红于二月花”式的秋天;因为思想的棱角,我们有“千树万树梨花开”式的冬天。

    泰戈尔说:“别踩住我的思想。”我说:“别修整我的个性。”

    这个世界需要“老夫聊发少年狂”的气概,也需要“唯愿孩儿愚且鲁”的愤概;需要“十年生死两茫茫”的深沉哀婉,也需要有一个“拣尽寒枝不肯栖”的超然旷达,需要有一个在“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的绝世芳华。

    思想的棱角,是个性的萌壮,别让自己思想的棱角被他人的思想磨去,坚持自己独特的光芒。

    这位考生的修辞意识很强,在文章中大量运用对偶、排比、引用的修辞手法,甚至还运用了顶真、移就等修辞形式,使文章不仅观点明确,立意高远,材料丰富,而且语言生动,句式整齐,文采斐然,被评为满分当之无愧。

    九、创新意识

    创新是文章的生命,有无创新也是衡量文章优劣的根本标准。可以说真正有生命力的能够流传久远的文章都是有创新的文章,那些高考高分作文、满分作文也都是因为有创新而得到阅卷老师的垂青。

    高考作文的创新包括以下方面:见解新颖,不是拾人牙慧;材料新鲜,不是人云亦云;构思新巧,不是平铺直叙;语言新活,不是陈词滥调;个性鲜明,不是千人一面。

    高考作文的创新既体现在内容上,更多的体现在形式上。高考作文由于有规定的材料或话题或标题,立意受到很大的局限,如果考生在构思文章时能在文体采用上、结构谋划上下一番功夫,创点新,出点彩,将会得到阅卷老师的首肯。形式上的创新有时还能掩盖内容上的不足,让自己的文章获得最大的增值效应。

    高考作文形式上的创新可以表现在多方面。比如说体裁上,不妨来点“书信式”、“病历式”,写点小剧本、小小说、童话、寓言,写点访谈录,允许的话,甚至可以写点诗歌;结构上来点画卷式、蒙太奇式、小标题式、倒吃甘蔗式;语言上来点文言式、半文半白式,散文诗式,但要少用方言词汇、网络词汇、专业术语,不能为了创新让老师看不懂。

    只要考生有创新意识,写高考作文时在选材、立意、布局谋篇、语言运用上体现新意,一定会有理想的效果。

    十、规范意识

    高考考生要有规范意识。文字书写要规范,不写错别字、繁体字、生造字、潦草字,数字的书写和行款格式的安排也要符合标准。高考作文是写给阅卷老师看的,书写规范与否关系到文章给老师的最初印象,关系到文章的成败,如果作文卷面整洁,书写美观,字体规范,行款正确,就像一个人有一张美丽的面孔,就会使阅卷老师“一见钟情”,阅卷老师就会在愉悦之中对你的文章产生一种好感和偏爱。有了这种好感和偏爱,你的文章将会得到“礼遇”。如果作文卷面不整洁,书写不规范,款式不正确,阅卷老师就会产生厌烦感,就会怀疑你的学习态度和写作能力,即使你的文章立意再好,内容再新,构思再奇,语言再美,阅卷老师也不愿细读,更不愿研读,下笔误判也在所难免。

    许多考生规范意识不强,不管是平时训练还是考试,不管是平时测验还是高考,下笔潦草,难以辨认;勾勾画画,“蛛丝”满纸;错字连篇,令人费解;格式混乱,引人发笑。既然高考作文是为了取悦阅卷老师,得高分,为什么不能根据阅卷老师的心理投其所好,将文字写得工整秀丽,使卷面整洁美观,让行款正确规范,让阅卷老师心情舒畅呢?阅卷老师心情舒畅,就能发现甚至会放大你文章的优点,就会判高分,利人更利己,何乐而不为?其实所有的考生都希望把作文写好,得高分,为高考添一臂之力,但就是规范意识不强或书写习惯不好,以致坐视失分,实在可惜.


    2007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