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消防安全教育示范学校
  • 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
  • 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和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先进集体
  • 安徽省劳动竞赛先进集体
  • 安徽特色示范中等职业学校
  • 安徽省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

    教学科研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教学科研>教学管理

    岳西县职教中心种养专业课程改革方案

    时间:2008-08-29 10:29:59 来源:教务处 作者:教务处 点击:1663次

    种养专业课程改革方案

    农学专业作为我校的主干专业之一,多年来,主动适应农村改革和经济建设的需要,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为农村种、养业培养了大批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较高素质的劳动者,为农村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农业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农村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目前专业教学的现状,已不能适应农业技术人才市场的需求,也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职业教育的要求。主要反映在职业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比较陈旧;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定位不准确,专业设置欠合理;课程安排片面强调学科的传统体系,忽视相关学科的渗透、综合和创新;教学过程中重知识灌输、轻实践的状况仍很普遍,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普遍有待提高;实验实习基地建设投入不足,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还不够广泛等。这些问题影响着高素质劳动者的培养,制约着农业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因此,对种、养专业的教育教学进行整体改革势在必行。农学专业的整体教育教学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主要通过研究当前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包括专业培养目标、业务规格、知识与能力结构、专业设置标准、评估标准和教学改革措施在内的整体改革方案,为指导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依据。

    一、中等职业学校种、养专业教育教学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 中等职业学校种、养专业教育教学的现状及对策

    21世纪初,我国农业将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而现代农业的发展是与科学技术的进步、农业产业化的迅速发展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紧密相联的。这种发展趋势,对中等农业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十五届三中全会的报告中指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在教育。实现农科教结合,加强农业科学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注重人才培养,把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这充分说明,21世纪的农业职业教育,任重道远。 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中等农业职业教育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尤其在改革招生与分配制度,调整专业设置,拓宽服务领域,扩大办学规模及开展多种形式联合办学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绩更为显著。此外,顺应形势要求,各中等职业学校在教学改革方面也作了许多积极的探索和尝试。不少省市开展的以教学体系现代化为核心,以教学手段现代化为突破口,以实现人的现代化为目标的专业现代化建设初见成效。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改革在全国许多中等职业学校已初步推开,多证制教学模式也已在各校试行,据统计,1998年全国已有21所中等农业职业学校成立了农业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可以说,最近10年,是中等农业职业教育发展最快,培养人才数量最多,门类最齐全的10年。但回顾近10年来我国农业职业教育所取得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还是规模型的,即主要依靠扩大招生规模来取得规模效益。而在教学改革的深度、广度方面,则远远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要求。根据对全国近30所中等农业职业学校所进行的实地考察、信函调查和网上搜索等取得的资料分析,在种、养专业的教育教学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具体表现在:

    1. 专业(课程)设置不尽合理。种、养类专业是中等农业职业学校的主干专业之一。调查显示,全国有近80%的学校开设了与种养有关的专业,其名称也由原来的农学、园艺、蚕桑、畜禽饲养等几个专业,发展到现在的几十个专业。专业划分过细,专业界限不清,专业设置不尽合理的问题比较突出。专业划分过细,适应面不宽。由于专业设置不尽合理,必然导致专业知识面过窄,削弱学生就业适应能力和自主创业能力。实践证明,其中不少专业仅是昙花一现,缺乏生命力。同时,随着众多新专业的迅速派生,专业设置的规范化程度也有所下降。大多新设专业都是按照学校自身的条件而自行设计课程,课程设置的随意性又使人才培养规格难以得到保证。即使是省级农业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指导性教学计划,在课程设计上往往也是大学课程的翻版和压缩,没有离开三段式即文化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学科体系模式。专业设置是中等职业学校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适应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学生就业、创业需求,而对实用人才进行分类培养的基本措施,是关系到学校生存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解决现行专业设置上存在的问题,无疑是本项目研究的首要任务。我们提出的对策是:进行必要的专业归并,形成种养大类专业,并破除传统的学科体系模式,根据培养目标,把课程设置成若干功能模块,尝试构建新的课程体系。

    2. 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定位不准确 。在很长一个时期内,中等职业学校一直把毕业生的培养规格定位于向高等学校输送新生上。这一定位显然是有悖于时代要求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中等职业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数以亿计的,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具有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直接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和劳动者。此外,由于大学的扩招,高中热的升温,各普通中学规模的扩大等原因,使中等、职业学校这一层次的生源越来越显紧缺。为了维持一定的办学规模,近年来各校不得不降低入学标准。近年入学的新生和过去的学生相比,在政治思想、文化基础、道德品质、学习风气等方面均有明显下降的趋势。针对生源变化的新情况,以往对人才培养规格的定位,也是脱离目前办学实际的。为此,我们对这一问题提出的对策是:认真贯彻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实事求是地确定中等农业学校的培养目标,通过强化教学和管理,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文化素质,培养他们成为爱岗敬业、学农爱农、艰苦奋斗、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自立创业能力的劳动者和专门人才。

    3. 课程综合化程度不够 调查发现,各地职业学校种养专业的课程设置中,普遍存在着一少三小的倾向,即综合化课程很少,边缘交叉课程、跨学科课程比例过小,人文类课程比例过小,选修类课程比例过小。这种课程结构不利于学生个性特点的发挥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势必影响学生的整体素质。如就专业知识而言,农学专业学生所学的主要是稻、麦、棉、油、玉米等大田作物的生产知识,而对其产前、产后所涉及的知识则严重缺乏。另外,学农学的不懂园艺,学果树的不懂花卉之类的现象亦很普遍。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就是要积极采用学分制管理模式,适当增加人文学科、边缘交叉课程的比重,加大课程综合化的力度,力求提出较多的可供学生自行选择的备选课程,并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通过设置专门化方向等办法,对学生实行分流培养。

    4. 教学内容和方法比较陈旧。 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学生进行学习的主要载体。从调查情况看,目前各校的教材使用普遍滞后。一是许多新设课程,特别是综合性课程,尚无教材;二是多数传统课程的教材修订不及时,内容陈旧,大多为80年代或90年代初编写出版;三是教材体系过多强调了学科的系统性、完整性,内容偏多、偏细、偏深,且绝大多数是大学教材的缩写本,缺乏地方特色;四是教材编写、出版周期过长,导致部分教材新书不新   教学方法上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多数教师习惯于填鸭式的满堂灌,不善于运用启发式教学和现场教学等生动活泼的教学法,二是重理论、轻实践,重单项、轻综合,重体系、轻应用的现象仍较普遍;三是现代教学设施相对较薄弱,现有设施的技术开发应用不充分,信息化程度不高。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是:针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进一步明确教学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全国和地方性教学大纲、教材的编写以及课件的制作,花大力气开发综合化课程教材;积极引导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加快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

    5. 综合实训环节薄弱 。近几年来,各中等职业学校虽然重视加强了实训教学环节,陆续制定了专业技能训练、考核方案,加大了实训设施建设的投入,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从总体上看,各校发展不平衡,综合实训教学仍然是比较薄弱的环节。首先,实训教学规范化程度低,尚未形成完善的体系。表现在:教学计划中实训教学所占的学时比例偏低,目标要求定位不当,项目欠周全,安排不够缜密;管理上缺乏健全的规章和统一的实训要求等配套文件,检查督导不力,远不及抓理论课教学硬,有些项目培训不到位,考核标准掌握不严格。其次,实训设施不足,现代化程度低。多数学校现代技术项目实训装备起步迟,数量不足,不能满足培训需要,难以进行充分训练。有些学校实训基地建设步伐缓慢,校内基地规模小,设备简陋,只能开展一些传统农艺的实训,有的学校虽有一定规模,但未找到产教结合的切入点,难以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实训基地,部分学校校外基地的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

    第三,教师实践水平不高,实训指导力量薄弱。教师在实训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教师的实训能力、水平,决定着实训的成效。教师的年龄结构则已基本形成年轻化的趋势,其中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占到了60%左右,有的学校甚至超过70%,而且其中刚毕业不久的新教师又占了很大的比重。青年教师缺乏实训执教经验,实践动手能力相对较差是客观现实。调查过程中还发现,相当多的教师是唱功强于做功,尤其是现代技术、现代农艺的执教水平亟待提高。

    上述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导致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得不到正常的培训,基本技能不过硬,不能满足就业岗位对职业能力的要求,这实际上也是当前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之一。据此,我们提出如下对策:一是要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并通过合理的课程设置,逐步建立完善的职业能力培训体系;二是要加快实训基地、设施建设,并通过产教结合等形式,来保证实践教学的效果;三是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教师实践动手能力和执教水平。

    ()   21世纪初农业的发展趋势

    1. 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将成为农业发展的主要动力据有关资料,科技对农业增产的贡献份额,世界发达国家已从20世纪初的20%左右上升到目前的60%~80%。而我国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目前仅为35%左右。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我国的农业科学技术在以生物技术革命为先导的新技术革命的冲击下,新兴和交叉学科将会大量出现。现代生物技术、现代信息技术、激光技术、空间技术、遥感遥测技术、能源技术、核辐射技术、微电子技术等,这些新兴的科学技术相互渗透、融合、补充,将使农业科学技术日益成为综合性的大学科体系。这就要求在中等农业职业教学的改革过程中,能充分前瞻到这些已经或即将产生的变化,并及时体现到整体教改方案中去。

    2. 高度分化基础上的高度综合。 一方面,农业科学技术学科越分越细,呈高度分化之势。另一方面,农业科技的发展又走向高度综合,农业科技日益与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社会学、经济学、工程技术等不同领域学科之间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21世纪将是农业、农村经济、社会、科技、生态和文化的综合协调发展的时代。这种趋势,对课程的综合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 农业产业化经营将成为新的农业经营方式和产业化组织形式。21世纪初,农业生产将形成产前、产中、产后服务连为一体的社会化生产体系,农业的内涵和外延将不断扩展。随着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深入发展,商品化、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一体化等一些新的特征也会呈现出来。21世纪,科技发展和转化的速度将越来越快,技术更新周期也将越来越短。农村现代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农业产业化将引起农、工、贸、管理的集团化,从而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这些,都必须在教改过程中加以体现。

    4. 农业向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迈进 。为了避免和减轻某些农业技术的应用所造成的公害,人们将围绕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对传统的农业观念进行反思,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21世纪的农业将是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将与经济、社会、资源、生态、环境等领域交叉配合,协调发展。纵观当今世界,可持续农业正从一种构想转向实践,成为21世纪农业发展的又一基本特征。可持续发展农业的推进,对中等职业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是制定种养专业整体教改方案必须认真考虑的一个重大问题。

    二、种养专业教学改革方案

    ()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深入研究21世纪初叶我国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以及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对中等职业技术人才和劳动者的专业需求和综合素质要求,进一步明确中等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转变教育思想,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以教学改革为核心,以教学基本条件建设为重点,注重提高质量,努力办出农业职教特色。

    () 基本思路

    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精神,认真实施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主动适应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根据课程设置模块化、课程内容综合化、教学管理学分化、教学手段现代化、产学研一体化的教改基本思路,来构建21世纪初叶中等职业人才的基本培养模式。

    课程设置模块化:由于种植专业将涵盖农学、园艺、植物保护、土壤肥料等许多原有的专业,同时,社会对毕业生的需求也是多方面的。因此,考虑采用模块化的课程设置方案,即根据种养类专业的特点,把整个教学计划中的课程设置按不同性质分解成五大模块,各模块均占一定的课时比例,以分层次、分阶段完成对学生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课程内容综合化:通过综合化课程的设置,调整传统课程的结构,协调课程之间的联系,打破传统学科型课程体系的独立性和系统性,使课程在知识、技能的配置上更为优化,更接近教学目标的要求。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课程综合化的重点放在专业通修课模块上,通过对专业通修课程进行科学、合理、有机的综合,可以有效地避免学科型课程因过于强调各自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造成的单科教学周期过长,占用课时过多以及课程间的交叉重复,使学生能抓住重点,学以致用,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

    教学管理学分化: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在教学过程中贯彻因材施教原则,在教学管理中贯彻以人为本原则,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加大学生学习上的自由度,使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得以充分发挥,应积极改革教学管理制度,采用学分制管理办法,试行弹性学制。教学手段现代化  在理论教学实施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幻灯、投影、VCD播放设备、计算机软件、多媒体教室以及网络资源等开展教学活动,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的效果和效率。在实践教学实施过程中,则应充分利用现代化的实验实习设备,到具有现代化气息的实习基地上开展实践教学活动,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执行技术操作所需的行为、过程、方法、技巧、知识和原理等。

    产学研一体化: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教育活动既不同于大学本科,也不同于普通的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它的职业性,即要与生产紧密结合。因此,应紧紧围绕相关的产业有针对性地组织各种专业教学活动和产业服务活动,实行产学研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提高学生的从业能力。

    () 教改目标

    根据种养专业教学指导方案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应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实现教改目标。 (1) 由传统的知识再现型人才质量观向现代的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型质量观转变。 (2) 由整齐划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向灵活多样的人才培养模式转变。 (3) 由一次性教育观念向终身教育观念转变。 (4) 由片面强调某门课程重要性的小课程意识向在培养目标主导下,实现课程整体化的大课程观转变。

    () 教改的主要内容

    根据中等职业学校种养专业教学指导方案的指导思想、基本思路和教改目标,拟从以下10个方面进行教育教学改革。

    1. 进一步明确中等农业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

    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切实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人才观、质量观、主体发展观、终身教育观和个性教育观等现代教育观念,进一步明确中等职业学校种养专业的培养目标,并定位在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在种养业第一线工作的生产、服务和经营人员。全面素质包括思想品德素质、身心素质、科学文化基础素质、职业技术素质和创业素质五个主要方面,综合职业能力包括生存和从业能力、创业和创新能力、社会适应能力、自动调控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等五个主要方面。

    2. 采用学分制管理模式,实行弹性学制

    教育部《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教职成[2000]1)中指出:中等职业学校要开展学分制试验,改革教学组织和管理制度,使学生能够根据社会需要和个人兴趣、条件选择课程和学习条件。因此,采用学分制管理模式,实行弹性学制将成为种养专业整体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拟采用的学分制将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实行弹性学习期限。同一年级的学生可不在同一时间毕业,允许学生根据个人素质和外部环境在2-3年的弹性期限内修完学业;二是学生可相对自由地选择课程,即每个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知识基础、能力、兴趣、工作岗位需求等不同特点进行选择,合理安排自己的知识结构;三是可通过选修等形式,打破专业界限,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具体操作上,将把所有课程按照一定的学时比例折算成一定的学分,对每一个教学活动模块,则按总学分的80%左右的比例确定基本学分,学生只要能完成所规定的基本学分,便可视为完成了该教学活动模块的学习任务。同时,通过学分的控制使学生在专门化方向和选修课的选择中,更具有灵活性,以承认学生中客观存在的个体差异,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适合自身特点的最佳教育和全面发展。

    在采用学分制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实行弹性学习制度。允许学生工学交替,分阶段完成学业,学生可以先就业和创业,再根据需要采取多种形式完成学业。

    3. 按模块设置课程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把构成整体教学活动的课程分解为五大模块。第一模块为文化课模块,主要培养学生思维方式,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演讲与写作能力等,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接受继续教育打下基础。第二模块为专业通修课模块,向学生传授从业所必需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第三模块为专业方向课模块,主要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从业能力。第四模块为综合实训课模块,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职业技能和全面素质,以增强对就业的适应能力。第五模块为选修课模块,目的在于拓展学生自主学习空间,为突破专业制约、发展个性创造条件,引导学生走复合型人才成长之路。

    4. 加强德育和文化基础教育

    思想品德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思想品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因此,在本专业课程设置中,通过合理的课程安排,把职业道德教育和创业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上。文化基础教育是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重要保证。文化基础课程的目标和任务,一是要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能力,开拓视野,发展智力、个性和特长,培养学生的体能和高尚的审美情趣;二是要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掌握职业技能,转换职业岗位,继续求学深造,接受终身教育提供必要的文化基础和条件。因此,在课程设置中,文化课模块的总学时数将达到总时数的40%左右。

    5. 推进课程综合化

    课程综合化是指一门综合科目所包含的内容和涉及的领域,具体包括学科之间的课程综合化,以受教育者个体兴趣为中心的课程综合化,以人类基本活动为中心的课程综合化以及课程发展模式的课程综合化等几种类型。推进课程综合化是种植专业整体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对各类课程特别是专业通修课程进行科学的、合理的、有机的综合,删繁就简,合理归并,避免翻版大学本科和专科的学科型教材,不过分强调课程的系统性、完整性、条理性,尽量减少课程之间不必要的交叉和重复。重点抓好植物生产与环境,农业生物技术,农业科学实验与新技术推广等课程的综合开发。

    6. 加强实践教学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职业教育的本质特色,加强实践教学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提高学生职业岗位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的根本保证。因此,在教改方案中,已把技能实训作为一个专门模块。实践教学的内容将与国家制定的职业分类和职业资格标准相适应,与国家推行的职业资格认证和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实行学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两种证书制度,以保证实践教学活动能落到实处,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增强学生毕业后的就业竞争力。

    7. 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

    创业教育是职业教育领域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核心。创业教育的任务是向学生传授创业知识,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创业心理素质和创业能力。为体现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教改方案将创业教育与就业指导列入了课程设置之中;在课程综合化过程中,专业课程将融入经济、管理、经营、法律、公关等教学内容;同时在课程设置中专门设置了选修课模块,让学生自主选择涉及不同专业、不同专门化方向的各类课程,培养学生一专多能,使学生成为复合型人才,从而增强学生毕业后的适应性和就业的竞争力以及独立创业能力。

    8. 实行产教结合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实现培养目标、办出职业教育特色的根本途径。因此,教改方案中提出了实行产教结合,推行产学研一体化的思路,即专业教学活动应紧紧围绕与专业相关的产业活动进行,使专业和产业得以有效的结合。并在实施产学研一体化的过程中,推进以产业为主体的基地建设,从而实现一个结合”(即产教结合,形成专业教育教学特色),加强两个建设”(即专业现代化建设和专业产业化建设),提高三个效益”(即教学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9. 推进教学手段现代化

    教育部《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教职成[2000]1)中指出:中等职业学校要积极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和手段,开发和使用符合教学需要的现代化教学媒体,大力提高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水平和信息化程度,加快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信息网络化建设。因此,作为教学改革的配套措施,必须十分重视加强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和职业教育的信息化建设。通过应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和手段,到充满现代化气息的实习基地开展实践教学活动等形式,提高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培养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目的。

                               岳西县职教中心

                                                   2008年8月